首页 > 贵州 > 正文

网络购物节 价美也要质优

时间:2019-08-20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799 次

       对比价格、分析优惠搭配、拖入购物车等待下单……对不少消费者来说,这已是每逢网络购物节时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以天猫11”、京东“618”、苏宁“818”等为代表的促销活动,已悄然培养起消费者的购物节文化。将日常的购物欲在一起,待到购物节时一起满足,也堪称现代消费者的新型画像之一。在电商不断造节的大背景下,也有新的问题需要正视——价格能否真的优惠?产品质量会否打折扣?消费者售后维权是否方便?

 

购物节文化日渐风行

 

在北京工作的舞蹈老师小佟最近又过了一把买买买的瘾,苏宁易购“818”购物节一系列促销活动让她囤了不少货品,买给自己的鞋和化妆品,还有给家人买的电子产品和日用品,总共花销在1.5万元左右。小佟告诉记者,不少商品很早前就被她拖进了购物车,就等着购物节时趁着促销优惠一齐下单。而在上半年京东“618”购物节时,她就买了不少。提前看、过节成了她网络购物的方式。

 

事实上,像小佟这样先选好商品、等购物节再买的网购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11”“618”“818”等这些购物促销活动的火爆。拿起手头的电子设备,网购触手可得,电商顺势造节,产品打折、购物满减、诸多优惠券叠加……以种类繁多的促销方式吸引顾客。它到底有多火呢?来看一组数字:201811”一整天,天猫的交易额达到2135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今年的京东“618”活动上,18天的累计下单金额也达到2015亿元。

 

网上零售火爆异常,不断刷新着消费者的想象力。大概没有多少人能想到,一个始于20091111日、当年销售额仅5000万元、共27个品牌参与的网络促销活动,在9年后竟成为远超想象的超级购物节,并与618日、818日这两个日期一起,成为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一部分。

 

不要套路要质量

 

    购物节的体验并非总让人称心如意,伴随而来的是关于价格的争议、质量的质疑。采访中,有些消费者表示感觉自己被商家套路了。商品显示的折扣力度虽大,但很可能是先涨价后打折。山东滨州一位姓谭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所关注的一双名牌皮鞋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网上页面显示的是产品价格半折,但我关注了这双鞋很久,记得它以前没有这么贵。购物节虽然也在打折,但没有它所说的那么大力度,折扣是有水分的。谭先生说。

价格是一方面,产品的质量是否与非促销日时相同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前就曾有新闻曝出,有些商家存在电商专供的情况,产品价低质劣。但一些消费者并不知自己购买的是专供网络产品,只以为碰到了促销减价。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商家为了在购物节期间保住自身利润,确实会使用一些先涨再折伎俩,不良卖家甚至以次充好,客观上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购物欲到购物节再释放、平常不买等购物节再买,也让非购物节期间电商消费疲软的症结显现。如何进一步提高购物节电商购买体验、在非购物节期间也能通过日常促销很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引导细水长流式的消费习惯……这些都是下一步留给电商平台思索的重点。

 

电商竞争趋于理性

 

值得欣喜的是,从2016年开始,几大电商平台就已着手提高购物节大促的用户体验,发力点不仅在于产品价格,品质优、物流快、体验好成了多方努力的方向。市场竞争日趋理性,对于行业良性发展是极佳信号。

 

几家电商平台摆脱剑拔弩张的状态,打造高质量的购物体验也极为重要。今年3月,天猫平台相关负责人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猫将减少规模较小的节日大促,逐渐回归到日常促销的状态。同时,也将不再强调对全品类的调动,而是根据主题、客群和节日定位挑选更具针对性的品类和品牌参加。

 

专家表示,减少高频次大促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如今,电商大促早已不再仅是电商平台间的较量,一些品牌商表示,在入驻电商平台后参与的高频大促,虽带来了流量和销量,但次数太多也容易吃不消

 

    “818”就在眼前,再过几个月11”就要启幕。网络零售快速增长,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提高购物体验,打造高质量购物节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只有通过技术方案提升行业效率,打造质量更高的商业生态圈并且真正让利消费者,才能让众多网购达人放心地买买买,让购物节真正成为立得住、品牌硬的消费文化符号。(记者 孙亚慧)


(原标题:消费触手可得 电商顺势造节 网络购物节:价美也要质优)


来源:网信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