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解码“谜一样”的山水宗师

时间:2020-05-06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709 次


巨然《溪山兰若图》



董源《夏山图卷》(局部)

 

 

 

董源《潇湘图卷》


于中国书画史而言,五代画家董源、巨然的山水画,有如谜一样的存在。

 

虽说在董源、巨然之前,绘画史也有一些难题,譬如,享有盛誉的顾恺之、李思训、吴道子、王维,他们的传世画作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细探究竟了。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极小概率事件,直接剔除出局似乎于整体影响甚微。而董源、巨然的历史坐标,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正好处于边界线之前的迷雾中

 

而拨开迷雾的,离不开各家博物馆近期云端出的董源山水佳作。诸如,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里的《潇湘图卷》,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云展精品里的《夏山图卷》《夏景山口待渡图》,以及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董源《溪岸图》。透过它们,谜一样的山水宗师或能走出疑团,让世人一窥真容。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割据混战时期。不过,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唐王朝,却聚集了一批卓尔不群的国画大家。据文献记载,董源在五代南唐宫廷任职,南唐中主时,他就参加宫廷作画,但是地位并不突出。不料,其身后的地位却越来越高,元代之后,成了画坛的精神领袖,任何山水画家都要宣称学董源,依附者有之,革新者亦有之。

 

熟悉艺术史的人,一看这样的罗列,马上就明白,当前艺术史将《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卷》《夏山图卷》,确定为董源的主导风格,并不准确。这三卷绘画中可靠的信息,是柯九思、虞集的题跋,这是元代发生的事情。当时,更加重要的鉴赏家赵子昂、汤垕,对董源有全然不同的描述。

 

赵孟頫在元大都看到数件董源真迹后,兴奋不已,与鲜于枢信札中,详细描述了董源大幅青绿画的特点:近见双幅董源著色大青大绿,真神品也。若以人拟之,是一个无拘管放泼底李思训也。上际山、下际幅,皆细描浪纹,中作小江船。何可当也。

 

以往这段文字也被引用过,但是没有认真分析。其中包含两条重要信息,第一,董源的绘画是一个无拘管放泼底李思训也,也就是说,从格调上看,董源不是拘谨的画法,这一点很重要。其二,上际山、下际幅,也就是说,画面画得满满登登的,这个式样,与大多数宋元山水画截然不同,所以赵孟頫特别在意这个环节。在董源现存风格中,这样的模式,不就是《寒林重汀图》展现的吗?

 

在编辑《宋画全集》的时候,编辑团队为了拍摄好这件《寒林重汀图》,三次登门拜访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才得以完成。但是从画面细节来看,中外专家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宋人临摹本,而不是董源真笔。

 

现存几种董源模式的绘画,哪个是真相,显然处于迷雾中。为了不陷入简单的争论,笔者突然想到,历史上董源与巨然并称,其中自然存有共性。若能再分析一下巨然的绘画,或能找到更多蛛丝马迹。

 

若从身世论,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后随后主李煜到开封居开宝寺的巨然,所处迷雾更为深重。但有《溪山兰若图》《层岩丛树》《萧翼赚兰亭》三轴,记于巨然名下的宋代山水画,却为后人提供了难得的解码密钥。

 

尤其后两件山水的风格、画法较为接近,画中云气往复,墨法变化精微,与宋画精密的理念非常一致。《溪山兰若图》却有点不太一样,因为此画藏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自2002年春天开始,笔者多次前往观看。当时正值编撰《宋画全集》的前期准备阶段,该博物馆帮助我们重新拍摄了优质图像,出版之后,非常清晰。最初的感觉就是迷惑,不知道画中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不熟悉的要点。

 

但是《溪山兰若图》中,出现了这么多让人不熟悉的要点,譬如说,树木的画法非常轻松,用笔都是松的,按照北方的画法来看,这都是不合格,现在看起来也会说没有笔力;再譬如说,描绘山顶的轮廓,用笔随意,还有点重复,后世不敢想象,名震天下的巨然会这么随意。《溪山兰若图》上,还有一些明显的触目环节,譬如说,主峰的淡墨皴法,一直拖到中景上,没有留下空间过渡;再譬如说,近景与中景之间,山石与树木完全靠在一起,没有缓冲,从照片上看,空间非常费解。

 

这些特征,与传世北宋几件著名作品,如关同《关山行旅》、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展现的严肃、紧凑的画法,截然不同。这就让人感到很不习惯、满腹疑窦,如果熟悉北方山水画,那么对《溪山兰若图》一定感到陌生。

 

如果没有画面右上角的尚书省印,很多人也许不会承认这是南宋中期以前的画,因为看起来太轻松了,像是元代绘画。但是这枚印鉴是严肃的,再加上画绢质地较好,害得大家有点不敢轻易评述,1980年的《八代遗珍》中对此画的论述,已经是最为激进的论述。

 

但是,上文讨论到赵孟頫描述董源绘画的两个特点,却与《溪山兰若图》中,游离于北宋主流山水画之外的特征,一一暗合。

 

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中国文人画肇始于王维,至董源时,约摸二百多年。后者在山水画领域,除构建了气势雄浑的南派山水外,还以细腻笔触让画面繁而不乱、隐逸高雅。如果仔细看看《溪山兰若图》的用笔,特别是山石、树木、建筑的用笔,堪称轻松自在”“无拘无束。画里的景物上顶天,下到幅面最低处,中间很多宋画中常见的留白,全部都没有,四处画满,甚至水池也用淡墨扫了一遍。

 

以往赵孟頫描述的董源绘画中那些难以被理解的信息,却为《溪山兰若图》一一承接,这是非常惊人的信息。这个意外承接,显示《溪山兰若图》是董源、巨然画派可信的作品,而且同时预示,如果董源真迹存在,一定是这种轻松自如的画法,而不是类似于北方的紧张的画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对董源评价不高:因为郭若虚擅长观察北方画家,讲三家山水一语中的,但是对南方山水画,他缺乏鉴赏力。

 

如果回到董其昌的著名的南北宗论断来看,董源和巨然二人,发展出了一种轻松自如的山水画格调,与北方山水的严肃认真、高大雄伟,完全不同。《溪山兰若图》正是一件因为画史研究不深透,而被一直忽视的重要北宋早期山水画真迹。

 

(作者系艺术史学者、《宋画全集》副主编 刘九洲)


来源:光明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

  • 中国道医协会“2024古中医培训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城乡信息参考网:中国道医协会于2024年3月24日至25日在集贤山庄(北京·怀柔)成功举办“2024古中医(北京)培训交流会”。...[详细]

  •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城乡信息参考网: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掌握历史主动是马......[详细]

  • 汉字与中华文明起源

    城乡信息参考网:文字的创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人类在经历过的几次“信息革命”中,第一次是发明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