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江陵县隶属湖北省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荆江河段北岸,位于荆州城区东南郊,东与监利市、潜江市接壤,西隔长江与公安县相望,南接石首市,北邻荆州市沙市区。总面积1048.74平方千米。下辖6个镇、2个乡、2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设有99个建制村,常住人口约30万人。
目前,江陵县内共有客运企业5家(江陵永通、马市兴达、资福市、三湖万通、沙岗友联),其中江陵永通为国有,其余4家为民营客运企业。公交企业2家(永通城市公交、公共汽车公司)。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有营运客车130辆,客运班线41条,其中跨省跨市班线9条,跨县班线21条,县内班线11条;公交车辆60辆,其中新能源车37辆,公交线路5条,行政村客车通达全覆盖,城区实现了环城公交全覆盖。各运输企业本着“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宗旨,为江陵居民以及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优质文明的运输服务。
主要措施和成效
首先是建好公路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027.881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其中国省道156.745公里、农村公路共1871.136公里(县道168.124公里、乡道543.066公里、村道1159.946公里),已实现全县乡镇通达二级路,行政村百分百通达硬化路的目标,并先后于2018年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19年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县域内形成了县城范围内村到集镇、乡镇到县城、县城到荆州中心城区“三个‘半小时公路交通圈’”格局。
其次是完善客运站场建设。全县现有客运站8座,其中二级站1座(江陵县汽车客运站)、四级站1座(马市客运站)、五级站5座(资市、三湖、六合院、赤湖、友联客运站)、简易站1座(沙岗),现有候车亭178个,招呼站160个,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农场、行政村。目前,城镇辐射乡村的站点建设网络已经形成。
同时是优化农村公交环境。近年来,江陵县突破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瓶颈,在城区5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和收购的方式先后开通5条“村村通”公交专线,覆盖滩桥、熊河、白马、普济、秦市、马市等6个乡镇,极大地承担和解决了老百姓出行。截止目前,拥有新能源纯电动车辆47辆,燃油车27辆,新能源的比例达到63%,通达建制村总数约66个,现已初步形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
再是升级运输服务模式。截止2021年底,全县公交车辆均安装了4G车载监测系统,纳入“两客一危”车辆实施监控监管,同时各企业正逐步探索定制客运模式,用转型升级扭转行业亏损现象。
显现困难和问题
公交驾驶员人员欠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目前共有公交车74辆,共开通公交线路10条,其中城区公交线5条,农村专线5条,驾驶员人数50人,线路多、长,驾驶员工作时间超长,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隐患。
现有车辆少、部分车辆车龄较长、车况差,车辆更新速度不能满足需求。现有公交车74辆,新能源公交车为47辆,剩余车辆为柴油车辆,按要求,车辆应全部更为新能源公交车,每辆车更新费用为55万元,现企业主要是靠政银担、财政补贴、企业自筹等措施来解决,由于购车资金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给公司进一步开辟和优化线路,满足广大乘客日益增长的乘车需求带来了困难。
承担社会福利多,企业负担加重。现在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主要有:60岁以上老年人、身高1.3米以下儿童、军人(含退役)及残疾人免费乘车。截止目前,为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免费乘车老年卡4328张。军人(含退役)及残疾人免费乘车的持证人数由于隶属民政部门管理尚无统计,全年为政府及部门相应中心工作提供运输服务保障,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企业的营运收入。
开辟新线较多,亏损较为严重。近年来,江陵县建设步伐加快,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公交线路必须跟上建设步伐,在客流量不太多的情况下,按照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总体要求,先后开辟通往熊河、马市的公交线路,开通村村通专线5条,开通城东工业园专线车,由于这些线路载客率低、线路长,亏损比较严重,造成企业经营困难。
公交场站建设滞后,智慧公交建设力度不大。企业现有停车场1个,现有充电桩32枪,停车位40个,已不能满足停车的需要。公交停班后部分车辆没有停车位,停放在站场通道上,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智能公交设施陈旧,已不能满足于安全运输监管及日常运营调度。
企业营运成本增加、收入下滑、财政补贴退坡,不能消化企业亏损。2022全年县财政运营补贴363万元,企业自有收入预估120万,营运支出预估760万,全年亏损缺口达277万元,2021年上级电车补贴为108万,政策不变情况下预计今年电车补贴为120万元,预估全年亏损157万,最终全年亏损以电车补贴实际到账金额核算为准。
应对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公交补贴机制,在城市公交场站建设、车辆设施装备更新以及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建议政府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2.创新企业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公交出行对市民的吸引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各类公交IC卡切实让利于民以外,不断提升以安全高效、舒适便捷为标志的服务质量,让公交出行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3.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一是根据不同线路的性质,客流、道路运行环境等条件,采用不同的公交车型,实现公交车辆多元化。二是实行全域公交一体化创建。由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经营主体,按照公交、客运改革方案,推动经营主体整合,整合后实行公车公营一县一企经营模式,全域统一规划公交线路,减少社会矛盾,推动公交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拓宽公交业务范围。除传统的公交客运外,公交公司应积极开展对外租赁、公交媒体广告、旅游、定制公交、“公交+物流”等多行业,全方位拓宽创收渠道。(应军)
来源:中国网
责编:李锐 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