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课要刷脸,买个菜也要刷脸……如今,人脸识别打着“便利”的名义,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同时,待规范的权责、标准,为人脸识别技术蒙上一层阴影。科技狂飙突进,也应给人不愿“赏脸”的权利。
上课培训、跑步消费……
万事皆要刷脸
如果稍加留心,人们就能发现“刷脸”这一动作,正越来越多作为身份识别途径进入到当下的生活。
近期,王珊发现女儿的舞蹈班,悄然更换了一款刷脸考勤平台。可以自动在课前向家长发送提醒,记录课时使用及余量,甚至还能收到孩子上课期间的图片视频。比起以往各环节的人工通知,可以说省事儿不少。但老师只是通知家长使用这个平台,对刷脸却只字未提。
光华路边,一幢高耸的写字楼下,设置了管理严格的进出通道。两台人脸识别仪器相对而立,在此工作的人们站定,等待机器发出“通过”的提示后,匆匆入内。
从写字楼向西,几百米外一处建筑工地被围挡封闭,面向人行道的一侧留有“实名制员工通道”。两扇旋转门边,一人多高处分别装有摄像头,醒目的提示语写着“实名登记,刷脸进出”。
临近中午,古城地铁站旁的住宅小区,居民进出频繁。大家走到人脸识别仪器前约一米距离停下,等待小铁门自动开启。多位居民告诉记者,这儿没有门卡,只能刷脸开门。一位大爷指指东边方向,“要是不想刷脸,可以走那边儿的门,那边的设备已经坏了,没用了。”
依照指点,记者发现东侧100余米是小区的大门,车辆和行人均可通行。人行通道外侧设有人脸识别仪器,但门始终敞开,机器也是黑屏状态,显然已经弃用。
就连跑个步,也要刷脸。下午,万泉河桥边的开放式公园内,一位中年男子满头大汗,在红色塑胶跑道上“冲刺”到电线杆附近,对着一块小屏幕刷脸。很快,屏幕上显示出他的跑步用时、热量消耗等数据。见有人凑近细看,男子热心介绍,“这是终点,你跑的话从起点那边刷脸。”
公开资料显示,这处跑道的起点、中间、终点共设置三根人脸识别杆,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号完成注册,在跑道内运动时,就会被自动识别和记录数据。
暗中收集、频繁泄露……
风险总被忽视
“两万张人脸库超耐用、0.3秒极速识别……”近年来,形形色色的人脸识别系统层出不穷,似乎谁都可以买上一套产品,暗中“收集人脸”。
通过网购平台,记者联系到一家无感人脸识别方案提供商。对方可提供高灵敏度摄像头,搭配客户端软件共同使用,报价根据功能,从一千余元到四五千元不等。
商家介绍,该系统使用十分简单,“通过手机拍照,录入员工信息。数据会存储在摄像机内,如果需要查看,把数据下载到你的电脑里就行。”
公司门禁、工地施工、食堂用餐、客流统计……从客户点评可以看到,产品应用场景五花八门。而在“方便”“反应快”“质量好”等反馈中,个人信息安全被彻底无视。
人们常会抱怨骚扰电话屡禁不绝,实际上电话号码很多就是被泄露出去的。有些是个人行为,有些是保存不当,或因没有电子安防措施而被攻击所致,人脸信息当然也存在类似风险。人脸是除虹膜外,最高级别的生物识别信息,个人指向性十分鲜明,也不像密码等可以修改。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隐患更大。
这样的担忧已经成为现实,去年12月,最高检发布5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就是一嫌疑人制作“颜值检测”软件,发布在某论坛供网友免费下载安装。以此方式窃取安装者手机相册照片1751张,其中含有人脸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
成都一起案件显示,一嫌疑人购买某借贷宝App内用户相关信息后,利用软件将肖像“活化”,突破人脸识别系统,修改用户账户。通过变更交易密码、窃取余额等方式,共获利约20万元。
纷纷搁置、悄然运行……
状况千差万别
围绕人脸识别,北京市人大代表、台盟东城区主委陈小兵曾进行一系列调研。
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刷脸”确实有一定的便利性。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区渐渐搁置,演变为名存实亡的状态。
一方面,实际使用中,大部分小区难以做到一对一查验。很多时候前面的人刷了脸,后面跟进去好几个。快递、外卖人员等,也没办法要求他们刷脸。久而久之,就流于形式了。
另一方面,起初人们对“刷脸”不太了解,尤其一些老年人,让采集信息就去了。但逐渐大家有了一定认知,很多小区居民对此存在质疑。
在一些机关单位、写字楼、管理场所,让员工、入驻商户等刷脸,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刷脸跟单位较劲儿,对员工来说不太现实。因此,企业用刷脸作为门禁、打卡,已经屡见不鲜。
甚至,一些售楼处还会在人们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安装高清人脸识别探头,用于识别客户渠道。是自己来看楼盘的,还是由某个中介或组织带来的,开发商需要向不同机构支付费用,后期给出的优惠力度也有区别。为了“破解”售楼处的手段,甚至有客户看盘时戴上头盔,令人啼笑皆非。
据厦门日报今年1月消息,该市同安区检察院接到举报,有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非法获取人脸信息。经随机走访辖区内11个楼盘,发现各楼盘售楼大厅均安装大量监控探头,分布在入口、出口、前台、大厅等位置,有些售楼处仅入口处就安装有7个监控探头。
相较安装设备才能进行人脸比对的线下场景,线上的人脸识别应用更加司空见惯。“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有摄像头和网络,几乎在无意识间,就可以实现人脸识别。”
记者发现,目前常用的金融、政务、社交、生活类App,大多具备“人脸识别”功能,与密码、指纹等共同作为登录认证信息。
例如,去年4月某社交平台更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要求用户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及人脸信息,拒绝提供则无法使用以往的一些功能。平台称,此举是为了“强化主体责任”,但有用户对此十分纠结。“有了身份证,加上人脸这么关键的个人信息,安全怎么保证?”
新闻来源:北京晚报
责编:陈凯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