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粮上市当护农

时间:2016-10-16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861 次

眼下新粮陆续上市。然而,今年粮食行情并不好,玉米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给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粮食价格下跌?

 

粮食价格涨跌是市场波动的正常现象。从今年起,我国取消已实行8年的玉米临储政策,拉开了粮食市场化改革序幕。国内玉米库存较高,国内外粮食价差拉大,加上畜牧饲料和粮食深加工企业整体不振,粮食消费需求乏力,新粮上市必然加大市场供应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粮食市场化改革既有助于消化不断高企的粮食库存,也将促进国内粮食市场价格逐步与国际粮价接近。因此,粮食价格走低是市场正常反应。

 

粮食价格走低并不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目的。粮食市场化改革是为了理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搞活粮食流通市场,提高粮食产业和粮食企业竞争力,有效抑制进口,降低粮食库存。同时,在改革中要把握好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一关键点,注意平衡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从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发展的实际来看,在粮食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减轻农民损失,保护好种粮农民积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

 

通过补贴来弥补粮价下跌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是这次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做到精准补贴是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带来好处,但总体效益不断递减,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在新形势下,补贴需要把握好几个原则,既要符合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也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还要有利于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积极性。正是按照这样的原则,今年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收储制度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当然,精准补贴只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一种手段。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市场主体意识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储政策已连续实施多年,不少农民对托市政策形成了依赖,市场意识淡漠,对粮价涨跌不敏感。推进粮食价格改革,就是要让价格回归市场。从这一角度,今后粮食收购价格涨跌将成为市场常态。

 

有了市场意识与风险意识,种粮农民就能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他们就能不断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品种,并按照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要求,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走优质优价的经营之道。同时,市场意识也能帮助农民尽快提高粮食品牌意识、农业保险意识,并逐步学会利用期货等金融及衍生产品来提升价值、保护利益。现在,一些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开始注册自己的粮食品牌,加工销售品牌粮食,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随着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价格保险等金融工具规避或转移市场风险。

 

可以想见,随着粮食改革逐步深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也将逐步理顺,一个产销顺畅、保护有力、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的粮食市场将逐步形成。当前,在新粮刚刚上市之际,如何通过精准补贴来保护好农民种粮信心与积极性尤为重要。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唐敏   琳曦

 

 

 

 

 

 

相关资讯

  • 数字技术助推国家公园高水平建设

    城乡信息参考网:   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重要生态空间严格保护起来,以最大尺度空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推进生......[详细]

  • 乌达区召开12345热线服务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

    城乡信息参考网:为深入贯彻服务型政府理念,进一步提升政务热线工作效能,充分发挥政务热线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的作用。10月16日,乌达区综治中心举办《政务服务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乌达区50余名承办单......[详细]

  • 为推动科技进步努力贡献青年智慧

    城乡信息参考网:为推动科技进步努力贡献青年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凝聚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