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重医附一院,赵庆华(右三)带领年轻护士查房。首席记者 崔力 摄
“任阿姨,出院后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洗澡时注意伤口不要遭感染了……”3月6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病房,护理部主任赵庆华正带着医护人员查房。赵庆华拉着乳腺癌患者任阿姨的手,不停地嘱咐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赵主任对病人特别关心,经常来看我。”任阿姨笑着说,在医院住了大半年,跟这里的医生、护士都熟悉了。听说赵主任最近获得了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真替她感到开心,这是她应得的!”
赵庆华今年55岁。1982年,她实现夙愿戴上了心仪已久的燕尾帽,自此开启了36年无悔的护理征途。多少个夜晚,无论酷暑炎夏,寒冬腊月,在病房总能看到她瘦小的身影,她也经常主动承担夜班工作,手拿电筒在病房巡视。
1991年,赵庆华在心血管内科工作,当时她怀着身孕,却还坚持帮助一位患有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化疗护理,由于过度劳累和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她不幸流产。最后,这位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赵庆华却永远丧失了做母亲的权利。
经历过巨大的伤痛,赵庆华有了更多的思考:护理难道不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吗?
医院党委也将护理部主任的重担交给了赵庆华。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赵庆华提出了“接待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的“五心”护理理念,这也是她长期坚持的。
赵庆华说,作为医护人员,就必须始于患者的需求,终于患者的满意,还要超越患者的期望。
生活上,患者的吃喝拉撒睡赵庆华都得管,各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因为赵庆华知道,只有生活得好了、心情愉悦了,伤病才能好得快一些。
赵庆华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获国际南丁格尔奖等殊荣,这次又被评为了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她也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定了几个小目标。
“首先必须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赵庆华说,她要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把病人的需求当做自己的追求,从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细微小事着手,比如接待流程、检查、治疗注意事项等,还要为病人在医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尽力想得周全、做到极致。
继续在岗位上创新和钻研也是赵庆华接下来要做的事。在医患关系上,她提出医护联动、护患互动、患者感动的护理服务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她推动打造临床导师制以及分层培养与重点专科、护士长管理关键人才队伍建设联合机制。赵庆华向重庆日报记者解释,这就是既要让医护人员与患者联手打败病魔,也要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然,我自己更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赵庆华坦言,以身作则,踏实干好8小时内的工作是分内事;8小时外,也要思考、分析、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服务患者。
责编: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