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正文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在松北自贸试验区奠基开工!

时间:2019-09-0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45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广西93日电 ( 潘超平 前天,深圳(哈尔滨) 产业园区举行奠基开工仪式,标志着深哈合作向前迈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一步。


 


     作为两市共建的重大合作平台和标志性跨区域合作项目,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的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共建共赢的“飞地”模式,推动深哈两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发展互惠,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激发新动力、培育新动能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省市领导陈海波、李海涛、张雨浦、赵铭、姜国文,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深圳市的有关领导,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仪式。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程晓波,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先后致辞。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主持仪式。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程晓波致辞

 

       程晓波代表国家发改委对广东省和深圳市、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双方在对口合作过程中的通力配合与积极努力表示由衷的赞赏,对园区的正式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下一步,建议广东省、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深圳市、哈尔滨市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推动更多的项目和投资加快落地。国家发改委将一如既往的多方位支持园区建设,推动将园区打造成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典范,为对口合作树标杆、作示范。

 

      王伟中在致辞中说,两年多来,深哈两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向,携手共进,共同开启了南北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征程。当前,深圳正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攻坚突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将继续秉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理念,继续深度开展区域合作,全力推动东北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交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按照“短期有效果、长期可持续”的原则,立足比较优势,发挥各自所长,用心用情,务实推进深哈对口合作事项落地见效,努力探索南北互动新实践,续写携手共赢新篇章。

 

       王兆力在致辞中说,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探索南北互动发展新途径,既为哈尔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也为深圳产业外溢带动东北振兴、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提供了新的支撑点。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位于哈尔滨新区和国家最新批复的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是核心中的核心,园区建设将成为我们全面学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的平台窗口。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将集全市之力,为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和全面的优质服务。诚挚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深圳各方通过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这个桥梁,更多了解哈尔滨、认知哈尔滨、融入哈尔滨、深耕哈尔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哈尔滨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深哈产业园区将成为全国跨区域对口合作的典范工程,成为哈尔滨新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深哈对口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举措。20173月份以来,在广东、黑龙江两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深哈两市积极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对口合作,在产业对接、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干部挂职交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7月底,两市已签约对口合作项目9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千亿元,已投产运营项目18个、在建项目28个,完成投资近150亿元,华为、宝能等一批深圳企业已落户哈尔滨。


 


效果图


       今年59日,深哈两市签订了《共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合作协议》,园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能复制皆复制”的原则,“带土移植”深圳政策,园区完成了黑龙江历史上第一例招投标评定分离、第一例新型产业用地等首创性工作,还在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金融服务、智慧园区建设、市场运营服务等8大方面走在了创新前列。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位于哈尔滨新区西部,王万铁路线和绕城高速之间区域,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

 

       在园区的南部板块,先期规划约1.53平方公里作为核心启动区,即深哈合作·科创生态园。1.53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内首个启动项目为科创总部项目,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坚持深圳理念、深圳作风、深圳精神,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哈尔滨体制机制创新区、黑龙江对外开放引领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及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外部交通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主要交通枢纽及各组团均有便捷的高快速直达联系通道,交通比较便利。同时,规划中的轨道5号线经过项目,规划中的轨道4号线临近项目北侧。

 

       26平方公里:深哈合作?科技智造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1.53平方公里:深哈合作?科创生态园。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擎,引领先进产业集聚,规划专业性产业园中园,打造产业发展重地。

 

22万平方米:深哈合作?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科创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集聚高精尖产业环节的人才、企业及资源。

 

        1+1+3+4”空间规划结构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规划,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为主,统筹了深圳建筑总院、综合开发研究院、高力国际、戴德梁行、南山科技事务所、哈工大设计院等专业团队,形成了涵盖规划、设计、产业、政策、建筑、招商、运营全流程综合规划体系,并构建1+1+3+4的空间规划结构:

       一轴:打造一条贯穿南北的产城服务核心轴。由带型公园、绿道串联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核心功能,(从南到北)包括滨江湿地公园、科技公园、中央绿廊、深哈新兴产业中心、大科学城、蓝天碧海产业园、产城综合服务中心、发生渠海绵公园、休闲游乐中心、综合保税服务中心。

 

       一网:打造一个蓝绿空间交织的生态网络。结合现状水系(横向的发生渠+纵向的双面口渠)和两侧绿地,打造一条10公里长的海绵公园,以其作为主干蓝绿空间向腹地延伸,打通多条公共空间廊道,形成连续通达的生态网络。

       三大新兴产业组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组团、新材料产业组团、智能制造产业组团。三个产业方向围绕现状产业基础进行布局,主要为中大型企业提供规划化生产空间。

 

       四个核心功能区:新兴产业中心,主要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产业提供初创研发、孵化加速、中试生产等产业生命周期前端的空间载体和服务平台;产城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商业综合体、总部办公、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多样化的公共功能;休闲游乐中心,结合现有奥特拉斯和温泉小镇以及水体景观,打造具有欧罗巴风貌特色的、集商业休闲旅游度假功能于一体的消费目的地;综合保税服务中心,提供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物流分拨、检测维修、商业配套等完善的保税区服务。

 

      1+1+N”政策体系

 

       强化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在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打造“1+1+N”政策体系,推动哈尔滨市制定《关于加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根据园区需求制定《招投标评定分离管理办法》《新型产业用房(M0)管理办法》、《招商引资实施办法》《人才发展实施办法》《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办法》等配套措施,充分用好国家级新区的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以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为原则,进一步创新完善园区的政策管理体制。

 

       资本运作

 

       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哈尔滨市牵头,合资公司配合参与吸引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天使投资基金及哈尔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科技创新与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同时,根据园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可设多个子基金,如技术成果转化子基金、中试子基金等,支持细分产业发展。

 

       1.53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致力于打造松江北岸的“魅力绿湾、松江智谷”,建构“深哈合作·科创生态园”的发展目标。

 

       五大理念

 

       在空间设计上提出“松江入城、复合绿廊、立体城市、五小街区、定制园区”五大理念。

 

       ——松江入城提出将100平方公里松花江江景引入城区,打造180万平米魅力绿湾,整体形成江、滩、林、园的从滨江到园区贯通的生态绿廊。

 

       ——复合绿廊注重城市服务功能与生态空间的融合,营造380亩中央活力公园,220亩科技公园及3200亩生态湿地公园,打造贯穿核心区南北的2200米长的复合公共绿廊。


       ——立体城市则通过建构总体簇群式的高层布局,采取适宜规模的高度与强度控制,通过大规模的中央公园来凸显标志性的节点建筑。

 

       ——五小街区制定则因地制宜践行雄安新区的规划新理念,响应省里关于“五小街区”的要求,在核心区内主张采取“小马路、小地块、小退界、小转角、紧凑绿地”的设计原则。

 

       ——定制园区理念则主要是解决空间规划与园区开发不确定之间的问题,在核心区整体形成16坊的空间布局,除与中央公园复合建设的创智大街外,形成包括一个科创总部坊、两个生活坊和三个产业坊的6个街坊,在开发模式上吸收类似深圳留仙洞等产业园区的开发经验,提出“街坊整体开发+设施捆绑”、“弹性街区控制”等模式。

 

      项目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将该项目打造成为东北首个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聚焦科创、立足“智能+”的产业生态服务平台。

 

       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面积约22万㎡,总建筑面积约为54万㎡(含地下室),集合了展示、会议、研发、办公、柔性生产、居住、商业服务等10种功能,构建从“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总部上市”+“科技金融”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平台。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开发12#地块,主要是“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和人才公寓”三大内容;二期开发3#地块,主要是总部办公内容。

 

       设计理念

 

       项目的设计理念为“共享开放,立体复合,绿色生态,智慧创新”。

 

       项目创造多元工作场景,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打造活力共享、多元复合的产城融合综合示范区;塑造全视野城市景观、空间规划采用院落式布局、暖廊平台系统构建四季友好健康办公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园区;运用智慧管理体系,构建产业联动、多能利用、高效互动的智慧创新区。项目设计以“高聚集效应、弹性发展空间、产业共享交流、优质环境营造”为重心,创建卓越办公品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策源地,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为第四代现代化智慧生态园区。

 

      项目进展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开发12#地块,主要是“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和人才公寓”三大内容;二期开发3#地块,主要是总部办公内容。一期预计2022年建设完成,二期预计2024年建设完成。项目考虑了寒地海绵城市的设计,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为第四代现代化智慧生态园区。


责编:三丰    王锐

相关资讯

  • 街道搭建就业平台助推建筑业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近年来,红云街道遵循“搭建平台、问需解困、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了企业融资帮扶、意向合作撮合、政策宣传答疑的“政银企+”常态对接交流机制。这一机制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与常态化融资服......[详细]

  • 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消费

    城乡信息参考网: 随着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消费数据的价值和意义必将更加凸显。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到数据研究领域,让消费数据研究持续深入,让数据报道推陈出新,为激发消费市场澎湃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我......[详细]

  • 厚植沃土强引擎 跑出产业“加速度”

    城乡信息参考网: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关键领域。近日,甘肃省扎玛汤阁牧业有限公司业务员来到宕昌县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与行政许可窗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