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正文

医者仁心,仁者万义,胜利医院---张万义

时间:2016-07-18 | 作者:未知  |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 点击: 1429 次

他是百姓心中的好医生,他的药方里总有一味药叫“仁爱”。救死扶伤是他的使命,他自己却累出了一身的病——

开药时,为给患者省钱,他常为增减一克药踌躇。药方开毕,几日后,想起一味药剂量仍可减少,遂又痛苦不安。

冬天坐诊,无论贫富贵贱,他必用手把听诊器捂暖后,方探进患者怀里。

一位没人陪同的老农腿脚不便,颤颤巍巍爬上楼,找他看病。开完药,他卷起衣袖说:“大爷,楼上没电梯,我背您下去。”说完,背起老人就走。

老人在他背上两眼模糊:“几十年了,俺农民看病,有人背,这是第一次哇!”

做穷人的好医生

张万义出生在山东省招远市一个贫困小村。姊妹6人,家境贫寒。母亲多病,父亲总要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来回几十公里,把母亲拉到县城就诊。看病归来,父亲劳累过度,一头扎到床上昏睡不醒。

高中时,张万义在作文中写道:“穷人看病真难,真苦。我将来要当穷人的好医生。”

199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张万义,毅然回到培养他的胜利医院,成为胜利油田首位医学博士。

医院领导握着他的手说:“有啥要求尽管提。”

张万义说:“我想为老人做点事。老人不容易,一人多病,看病时这科跑完,那科跑。跑来跑去,把病都耽误了。给我个地方吧,我要建一个专门为老年病人诊疗的科室。”

当年,院里给张万义批了一栋楼。楼上挂着牌子——“老年病治疗研究中心。”

啥叫老年病?老年病都有啥?患者不明白,不理解,不接受。牌子挂了很长时间,门诊病房空荡荡。早上开门,走廊里爬来了蛇和青蛙。

为了打开局面,普及老年病知识,张万义蹬着自行车,到各个小区贴广告。保安人员赶他走,跟随的护士急了:“你们好好看看,这是咱胜利油田第一个医学博士,你们怎么能……”

最难时,张万义也想过买断。一位接受过张万义医治的老大娘听了跑来问:“你走了,俺们以后生病找谁?”

张万义说:“大娘啊,撑不住了。”

“我去给你说!”大娘回到小区,给张万义当起宣传员。

张万义听说后哭了。撑!就是把牙咬碎了,为了良心,也得撑!

在张万义等人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中心经山东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更名“胜利医院老年病医院”,成为更加专业的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量是成立时的5倍,新增床位数翻了近三番。时至今日,该院已经发展成集医疗、护理、康复养护、科研为一体的老年病医院,入选山东省重点中医心血病专科、东营市重点医学学科。

最常用的一味药叫“仁爱”

张万义有很多成果——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市级课题1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承担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课题4项。

张万义称号也很多,光省部级以上荣誉就十多个。

患者们记不住这些。患者们聊到张万义时只说:“医术高,人好。喜欢对病人微笑。那笑容,看上一看,什么疼痛都忘了。”

张万义去查房,查到哪间不用问。只要张开耳朵,听听哪间病房有笑声,寻声而去,必能看见他握着患者的手,与其亲切逗笑。

有人评价张万义,他开给患者的药方里,总有一味药叫“仁爱。”

当地垦利县一位农民拿着药单找到张万义:“大夫,钱没带够,药能减点吗?”

张万义看看药单,斩钉截铁:“不能。一味都不能减。”没等老农发话,张万义已把200元塞进他手里。张万义的同事都知道,他口袋里总备钱,但凡遇见看病没钱的人,定要慷慨解囊。

当地70多岁的黄师傅,因肺癌、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衰住院。张万义竭尽所能,为老人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可老人道听途说,迷上赤脚医生,悄悄出院,几经折腾,病情更糟。再回院时,老人对张万义说:“我知道,中途换诊是你们医生的大忌。我辜负了你。”

张万义拍拍老人的手:“回来就好。咱们一起度过。”张万义没生气?老人不相信。可接下来的日子,张万义的笑容还是那么坦诚,张万义的安慰还是那么中听。

老人临去前,把三个子女叫到跟前:“我死后,你们谁都不能忘记张大夫。”子女听到这,齐刷刷跪在张万义面前。

老人死后第一年,两个儿子推开张万义的门:“张大夫,我们想请您吃顿饭。”张万义婉言拒绝了。两个儿子没说话,扭身就走。

谁也想不到,第二年,两个儿子又推开张万义的门:“张大夫,我们想请您吃顿饭。”

第三年、第四年,年年如此。

“姐姐,原谅我只能陪你一晚”

2009年,姐姐在上海做手术,陪姐姐做完手术,张万义只待了一晚,就匆匆赶回东营。

远在日本的妹妹听说后,打电话责问:“你是不是家里老大?你是不是家里唯一的医生?你有什么理由只在那守一晚?”

张万义哽咽了:“做完手术,第一个晚上最难熬,我陪姐姐度过去,这是我的责任。在院里,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陪他们度过最难的一晚,这也是我的责任。”

张万义给亲人的时间只有一晚。张万义给自己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张万义医术高,名气大。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求治,最多时一天高达103人。为能早点看上病,不少人带着铺盖,提前一晚守在挂号室窗前。2012年,张万义一人便完成老年病医院当年69%的工作量。

胜利医院老年病医院主任医师宋安洋说:“说出来谁信!张万义是名医,可自己却一身病。”

张万义患有低血糖,经常在劳累后,手就开始抖,身子冒虚汗。他的学生心疼他,都随身带着糖,看病间隙,他们冲进去,亲眼看着老师吃完糖,才赶紧跑出去。

2009年夏天,张万义终于累倒了。

腰椎间盘突出,腰部、下肢疼痛剧烈,他躺在床上,翻个身都困难。

见了骨科医生,张万义说:“想办法让我站起来,病人等不及啦。”

骨科医生说,这病不能急。可张万义偏偏急不可耐,不顾后期影响,短时间内采用椎管内注射等11种治疗方法。

那段时间,他白天躺在床上,一边挂点滴,一边为患者看病。刚刚可以行动,就带着护腰挪到门诊,垫上护枕为患者诊治。实在痛得受不了,就到旁边理疗室推拿一会儿再继续。患者看不下去,劝他休息,他不听。患者直落泪:“你给我们救命,自己却不要命!”

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里,张万义最爱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最爱背这样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张万义说,这样的话,他要记一辈子。



   责编:城乡新闻

相关资讯

  • 七团开展第36个爱国卫生健康义诊暨全国22个职业病宣传周活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4月24日,七团创卫办联合七团医院开展2024年第36个爱国卫生月健康义诊暨全国22个职业病宣传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七团职工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和健康检查,对常见的职业病常识和预防......[详细]

  • 健身场馆拒绝老年人,社会适老化转型是系统工程

    城乡信息参考网: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必然会催生新的需求,社会需要......[详细]

  • 全新解锁健康养生密码

    城乡信息参考网:1月8日下午 ,在以“解锁健康养生新密码、带动麻农增收致富”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现场,由小草坝大健康产业(云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草坝集团”)历时八年精心研发生产的健康养生系列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