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正文

在草原时光密林感知中华文明的叠与融

时间:2020-04-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12 次

一列绿皮火车从昌平北站缓缓驶出,在幽暗的夜色里,渐渐游入绵延的群山中。经过一夜劳顿,火车穿过数不清的隧道,绕过百十座山峰,最终驶出京北山峦,停留在一片开阔的原野上,此地便是赤峰。

 

位于北京东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并不是一座纯粹的蒙古文化之城,它身上多重的文化形象,也激起我探索历史奥妙的兴趣。

 

连接史前文明与游牧民族文明的赤峰

 

从赤峰火车站出来,我便直奔赤峰市博物馆。作为一座地级市的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与内部装潢十分大气,丝毫不亚于一些省级博物馆。史前红山文化、秦汉青铜文化、契丹与蒙古的草原文化,是赤峰博物馆的三大元素,也是赤峰市最独特的文化形象。

 

著名的玉猪龙,就出土自赤峰;史前文明最璀璨的篇章之一,红山文化,就出现在这片沃土上。其实,著名的红山文化,只是史前文明的一小部分,在赤峰及其周边地区出现过的早期人类文明活动区域,还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夏家店文化,等等。大量出土文物也见证了几千年前华夏祖先的真实生存状况,那是一个距今十分遥远的时期,也是蒙昧与文明、黑暗与曙光交织并存的阶段。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当然还是玉猪龙,它反复出现在各类历史书籍与视频中,几乎成了史前文明的典型象征。

 

我有幸在赤峰博物馆见到了这块玉猪龙,尽管这是一件复制品,但还是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它的模样颇具当代极简主义的风格,简洁的C形勾勒出远古先民的精湛手艺。据《文物》杂志1984年第6期相关文章介绍:这个文物于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呈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

 

我见到的实物,与研究资料上的介绍一模一样,只是在博物馆幽暗灯光的映射下,它呈现出更加神秘的光泽,似乎见证了几千年来的晨昏更替、沧海桑田。博物馆讲解员告诉我,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据张立平《赤峰史话》所述:如果把这条玉龙的四周外缘用两组相互平行垂直的直线连接起来,恰好构成一个正方形,玉龙的头颈和躯干的比例又恰好符合现代审美学中的黄金分割理论。事实上,在当时的工艺水平下,竟然能打造如此精致美观的器物,实在令人惊叹。或许,那些华夏先民的技术水平与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想。而且,玉猪龙的出现,也意味着农业社会中等级秩序的出现,将其认定为某种礼器,并非没有道理。尽管红山文化后来湮灭在时光的尘埃里,但它的文明巅峰时刻,足以让后人钦佩而敬仰。

 

赤峰古文明的另一个巅峰时刻出现在契丹时期。在此之前,赤峰地区是东胡、鲜卑等游牧民族的聚集地,但并不是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心地带,直到契丹崛起,此地再次成为历史聚焦之地。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契丹人发源于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此地就属于今日赤峰市辖区内,趁着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乱,契丹政权的版图迅速扩大,以至于北宋在建国之初,就十分忌惮契丹人南下。

 

此后的一百多年内,契丹人相继选择契丹作为国号,政权面积辽阔,最强大时疆域西端到了阿尔泰山,东端到了库页岛。在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出现了持久的和平。从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到1120年宋金海上之盟,两国之间的和睦相处时期长达一百多年,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安定时期。辽因为与宋的长期交流,也在中后期实现了深度的汉化。但是,辽也保存了自己的契丹民族风俗,其中最有特点的,便是四时捺钵制度,而辽的冬钵之地广平淀,就在今天赤峰境内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简单来说,四时捺钵是游牧民族面对过于辽阔的统治区域而设置的特殊制度。过去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统治居所,但随着游牧民族汉化程度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他们便设置了专门的制度,来实现对政权的有序管辖。契丹的皇族不会固定在一地生活,而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四处游走,赤峰一带接近辽疆域的南端,相比草原深处,气候更加温和,因此被定为冬钵之地。我在赤峰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幅完整的四时捺钵地图,上面河流密布,可以想象,在将近一千年前,此地环境优越,水草丰美,是契丹皇族钟爱的居住与迁徙之所。

 

在历史上取代契丹统治的是女真人,但金朝的统治时间较短,蒙古人很快占据了这块土地。蒙元时期的赤峰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貌,因为它曾是蒙元时期弘吉剌部的政权中心地带。弘吉剌部与蒙元统治集团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有长期密切的关联。据相关资料,弘吉剌部在蒙元时期共出现了21位后妃、19位驸马,简直成了一个提供帝后的富矿。不少蒙古历史文献中也提到,弘吉剌部水草丰美,盛产美女,因此蒙古各部的男性都以娶到弘吉剌部的女性为荣,当年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就来自弘吉剌部,诃额仑的德行至今仍被无数草原儿女传颂。

 

不过,弘吉剌部最早来自呼伦贝尔,它与赤峰地区的关联,源自1214年成吉思汗对漠南地区的一次分封,史称甲戌分封。当时封王建城的范围,基本涵盖了今天的赤峰城区,著名的鲁王城其实就是分封后筑成的应昌城与全宁城。这里基本上已经是游牧文明的边缘地带,与南面的农耕文明接壤,因此其汉化程度也比漠北的蒙古部族更高。赤峰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量蒙元时期的文物,尤其是瓷器与马鞍,象征着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形态在此处的交融与碰撞。

 

看到琳琅满目的文物后,我对赤峰及其周边地区的蒙古历史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位于赤峰市区东北部的奈曼旗,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通辽市,但在历史上也与赤峰有关,它也属于红山文化的一部分,至于与蒙古文化的关联,更值得瞩目。

 

时光密林里的乃蛮与奈曼

 

我在赤峰火车站坐上慢悠悠的绿皮小火车,经过数个小时,才来到小站奈曼。沿途的风景辽阔而萧索,车窗上渗出层层水雾。走上奈曼旗的街头,这座县城的道路虽然宽阔,但行人不多,年轻人更为稀少。我打车来到奈曼王府,这里是探索奈曼文化的关键一站。

 

奈曼王府是当地最知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处府宅位于奈曼旗中心,门口蹲坐着雄健的石狮子,令我如同身处北京老胡同里某处清朝王府的门前。从外观看,奈曼王府的建筑基本上是汉化风格,雕梁画栋之间,以红绿色调为主。走进院落,素朴的古风飘扬而至。其中正殿、配殿、家庙等建筑,是王府建筑群的主体。据说奈曼王府是内蒙古唯一现存的清代王府。它原来是奈曼部首领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府邸,这一系郡王,在此后几百年里,都是奈曼当地的统治者与管辖者。

 

这段历史已罕为人知,几乎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里。查阅资料可知,这个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是一个称号,第一代札萨克名为衮楚克,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嫡孙。他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历史剧变时期,面对摇摇欲坠的明朝、走向末路的蒙古与强势崛起的后金三大政权的挤压。他最早归属林丹汗统治的蒙古部,但因为不满林丹汗而归附后金政权的皇太极,后联合女真人对抗林丹汗。其后的历史,众人皆熟知,后金改名为大清,随后入主中原,衮楚克因对新政权有功而大受封赏。

 

因此,从清朝初年开始,奈曼一带就被纳入了国家版图,而且由衮楚克及其后人管辖。《清史稿》也对奈曼的历史,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奈曼部辖一旗,扎萨克驻章武台,在喜峰口东北七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百十里。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喀尔喀所据,分与亲弟,号曰奈曼。从地理上看,奈曼一地的行政归属,与赤峰相似,后世多从鲜卑时期说起,但实际上,奈曼历史颇为复杂,远不是《清史稿》上说得这么简单。

 

这就要从奈曼这个名字说起了。在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时,在蒙古高原西部有一个乃蛮部,虽然它后来并入了大蒙古国的版图,但在此之前,它的世系传承与文化形态有一定的独立性。这里的乃蛮与奈曼,一个在蒙古高原西部,一个在东部,相差千里,时间上也有几百年的错位。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在考察奈曼旗的历史文化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亲临实地后,感觉当地历史遗迹的蒙古帝国元素极少,大多是清代的蒙古部文化,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随着当地满族的汉化而汉化。但从历史文献中考查,奈曼应该就是得名于乃蛮,二者的确有一脉相承的关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蒙古各部的文化演变非常复杂,即便只是相隔几百年,很多真相也难以被人熟知。有关乃蛮部的起源,《新元史》上有这番记载:乃蛮部,辽时始著,耶律太石西奔,自乃蛮抵畏吾儿,即此部也。基部初居于古谦河之傍,后益强,盛拓地至乌陇古河。乃蛮译义为八,所据之地:一阿而泰山,一喀喇和林山,一哀略以赛拉斯山,一阿而帖石湖,一阿而帖石河,一阿而帖石河与乞里吉思中间之地,一起夕耳塔实山,一乌陇古河。故称其部曰乃蛮。到了12世纪末,奈曼其实已经是蒙古高原上一支强大的政权,据史书记载:其北境为乞里吉思,东为克烈,南为回纥,西为康里。不过,这些政权都在随后不久,被成吉思汗相继击破,融入了后来的大蒙古国。

 

当我们把视线拉回成吉思汗西征的前夜,当时位于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蛮部,其实已经具备国家的雏形,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游牧部落。当时的乃蛮汗国王是大名鼎鼎的太阳汗,但他色厉内荏,并不具备挑战铁木真(当时铁木真还未称成吉思汗)的能力。经过纳忽崖之战,太阳汗兵败身死,乃蛮亡国。但是,乃蛮的王族世系并未断绝,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到了西辽,被西辽君主耶律直鲁古的女儿看上,竟被招为西辽驸马。此后,屈出律野心膨胀,竟然发动政变,夺了耶律直鲁古的帝位,自称西辽国主。他的统治不得人心,后来在成吉思汗西征中被攻灭,西辽也随之亡国。

 

但乃蛮王族的运气不错,屈出律的后人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优待,《元史》上记载的几个屈出律后人,都得以善终,甚至还担任过地方上的军政要员。元朝建立后,还有一些乃蛮部族的残余势力,被迁徙到全国各地,其中一支被称为答鲁乃蛮氏,此后这一支部族,又分化出瓜勒给亚氏。元朝灭亡后,他们长期居住在今天的赤峰、奈曼一带,这便与我们今天熟知的奈曼对上了。

 

尽管这些历史脉络极其繁琐,但不捋清思路、查清事实,是无法理解奈曼重叠交错的文化踪迹的。从赤峰到奈曼,这条路线上的种种文化元素,承载着从东胡到鲜卑,从契丹到蒙古,再到满清的复杂历史演变,而且,它们还与古代中原的汉族文化密切交融,属于文化的叠加与融合地带。

 

不过,今天的奈曼已是一个平静的小城,走在冬日的街头,看着稀稀落落的行人,无数历史的刀光剑影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但它们并不会赫然出现在街头,眼前的景象,与中国任何一个普通的县城,并无太大区别。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奔忙着,城中心的几大商场不断提升着天际线的高度,许多商店音响大声放着喜感的广告词,隔壁还有一群中学生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听着课外辅导班的老师补习功课……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现代奈曼生活,独特而又寻常。看似庸常的生活之上,还有多少历史的云烟浮动呢?像奈曼这样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小城,全国仍有很多,可它们的奥妙,似乎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许,它们不该只存在于我们对无穷的远方的想象中,亲临实地的考察总归是饶有兴味的。(黄西蒙)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编:李锐     王楠

相关资讯

  • 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城乡信息参考网: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时隔五年,总书记第二次主持召开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再度谋......[详细]

  • 新兴铸管新品研制再传捷报

    城乡信息参考网:凝心聚力鼓士气,砥砺奋进正当时。为深度对接市场,全面推进技术升级,以优质高端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2024年2月初,新兴铸管武安本级自主研发的φ50圆钢、φ22盘圆......[详细]

  • 春联之变折射时代变迁

    城乡信息参考网: 春联还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过去,从城市到乡村,写春联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经历的过年仪式,即便不识字的老农,也要托人书写。书写春联,不拘泥于书体样式,不受限于水平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