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马晓媛 梁晓飞
5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五批8起典型案例,不少环境违规违法事实令公众触目惊心。此前,已先后通报了四批共32起典型案例。一系列典型案例直指督察中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综观这40起典型案例,有不少是在此前历次督察中被点过名的“老面孔”。早在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时,就指出河南一些地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突出。此次督察发现,新乡等市对垃圾填埋场管理不到位,导致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依然突出。
在中央三令五申高压态势之下,仍然边整治边反弹,敷衍整改,其主观根源究竟何在?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
袒护心理。面对当地支柱企业时,一些地方政府主观上不想动真碰硬,遇到问题绕着走。环保检查时专挑没问题或问题少的企业,遇到上级检查时,甚至还要求这些企业“尽量拖住检查组”,给问题企业打掩护。
法不责众心理。在不少地方干部看来,面对环保督察,没有一个地方敢说自己经得住严查。既然个个都有问题,就不必太担心督察真的会“打击一片”,万一“砸中”自己,也只能自认倒霉,运气不好。再者说,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固然要问责,而完不成上级要求的各项经济指标同样也要被问责,督察不常有,考核天天见,“两害相权取其轻”,生态环保问题就这样被一拖再拖。
畏难心理。部分基层政府和相关执法人员明知某些企业存在环保问题,但如果严肃查处,轻则停产整改,重则关停取缔。这样做,在解决生态问题的同时,反而制造出更多难题。不仅来自经济增长、社会就业、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压力陡增,还会得罪企业。有的基层干部透露:“老板们能量很大,3个大老板合起伙来,放倒个县长轻轻松松的。”
广西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取水口附近的垃圾带 高敬 摄
在几轮生态环境督察中,发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避免重陷边整治边反弹的怪圈?
首先要把好销号关。正如专家学者建议,尽快出台关于整改销号的操作细则和标准,规范各地销号验收工作,形成督察闭环。确保销号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在各地政府网站之外,搭建信息披露平台,便于社会舆论监督,强化问责。
同时,鉴于一些生态环保问题解决难度较大,仅靠一纸禁令难以解决,迫切需要多层级多部门协同配合。以采煤为例,原煤中有10%到30%的煤矸石,随着技术进步,在坑口发展以煤矸石为主的低热值煤发电等循环经济成为可能。然而,低热值发电等项目的“路条”并不好拿,循环经济普遍面临“循环、不经济”的困扰,亟须突破部门间壁垒,合力攻坚。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仅靠短期突击式检查是不能治本的。生态环境督察风暴过后,亟待寻求长效机制、治本之策。如何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如何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如何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以上系列之问无疑是40起生态环境督察案件考问出来的深层次考题,需要在相关顶层设计中解答,在基层实践中探索。原标题《向环境治理不作为再亮剑》
来源:半月谈网
责编:杜鹃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