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文
龙年春节,上海文旅主打“乐游上海过大年——一路繁花、全城寻龙”主题,推出200余项文旅甄选活动,展示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年节氛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上生肖龙灯流光溢彩,南京路步行街挂起了由“龙”字构成的吉祥语,港汇恒隆、思南公馆、蟠龙天地等各大商圈放置了以龙为形象的装置艺术……创意十足的龙元素,营造出浓浓的节日仪式感。
仪式感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仪式感的来源远不止传统节日,营造仪式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在上海,前有打卡热点武康路,近有电视剧《繁花》带火黄河路;放眼全国,“尔滨”接上淄博烧烤的热度,还意外掀起小朋友组团旅游热潮。这些文旅热点的起因各有不同,却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时代生活的仪式感。
仪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将碎片化的生活组织成连贯的叙事,将松散的个体整合进社会的集体。从国家层面的节日庆典,到组织层面的年会团建,再到家庭层面的婚丧嫁娶,所有的仪式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较于无始无终的时间,仪式仿若结绳记事中的一个个节点,以短暂的瞬间留下一连串印记。古代的宗教仪式,以神圣区别于凡俗;现代的生活仪式,用富于戏剧性的情感体验区别于波澜不惊的日常。
仪式成为魔幻时刻,由场景营造、象征物品、语言符号在其中发挥作用。场景从空间上把参与者拉进特定情境,如历史遗迹、自然奇景将仪式带入特定主题;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既能承载人们内心的价值投射,又能激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如求婚时的戒指、纪念日的徽章、庆典时的火树银花;采用特定的修辞、语言,可以明确仪式的主题,将隐晦的感受提炼为确定的话语,主题由此得到升华。
经典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场景、物品、话语都能在仪式中充当媒介。仪式中的媒介需要契合当地文化语境中长期建立起来的共识,进而实现集体情感的投射。
纵览申城新春系列活动,亮眼的场景聚集在“一江一河”沿岸、历史街区、重点商圈和标志性广场。文博美展的内容,精心挑选“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以及豫园灯会、古猗园花灯和其他非遗民俗展示等。
在这样的节庆活动中,个体可以更真切地体验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脉络,顺其自然地唤起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
伴随时代变迁,构成仪式的场景、物品、语言往往随之发生改变,由此,仪式逐渐从遵循传统转向多样化的个体创造。以现代婚礼仪式为例,各个环节运用的象征物品可以依据新人的喜好融入多样化的文化要素,如风格不同的礼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亲手绘制的团扇等;用彼此名字构思的婚礼主题,用成长经历和个人喜好编织的婚礼祝福,更能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
虽然仪式的模式在转变,仪式的社会功能却并未改变。它仍然是创造意义、强化价值的时间节点,仍然是形成集体记忆的关键桥梁,将偶然的、碎片化的生活串联成连续的生命长河。它不仅制造日常生活的特殊瞬间,还能在松散的时间长河中凸显永恒连续的主题。用学术语言来表述,这就是“制度化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格尔茨研究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斗鸡仪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斗鸡仪式是当地文化情境的象征性表达,是对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的戏剧性模拟。反复进行的仪式,反过来强化和再生产了当地的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
生活中的仪式看似是一种随意的社会行为,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共通的诉求,进而建构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比如,生日是对个体成长历程的记录,婚恋纪念日是对亲密关系的巩固,祭祀先祖是对家族血脉的强化,就连旅行也终究可以确认“我从哪里来”的地缘印记。黄河路引发的关注,不仅来自《繁花》提供给观众的间接经验,更因这里唤起了不少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
至于“尔滨”热出圈,也是仪式感激发的集体共鸣。冰雕、雾凇、街景是其场景要素,经由网络传播成为万千网友的共同印象;冻梨、铁锅炖、锅包肉等地方美食作为象征物品,浓缩了地方经验和地域文化;诙谐幽默的俏皮话更是提升了参与者的代入感,“小土豆”“小砂糖橘”等昵称迅速成为网络热词;随后,各地涌现出“小东北虎”“小折耳根”“小熊猫”“小野生菌”等体现地方认同感的称呼,引发了更为广泛的集体参与。
现代社会的生活仪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加凸显个体偏好、创造力和参与感。但也要看到,个体追求自我和个性时仍会受一股“反向力量”拉扯,那就是对集体的归属。哪怕最独善其身、最离群索居的艺术家,内心深处也期望获得社会认可。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当个体的价值选择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产生共振之际,可以激发强烈的仪式性体验。正如涂尔干提出的论断,人们在仪式中体验到的非凡力量,并不来自什么超自然的神灵,而来自他们构成的社会。
不论仪式的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仪式的核心特质一脉相承,都具有区别于日常的特殊意义,发挥着制度化的功能,并汇聚成公共性的集体记忆。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仪式感,将会涌现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化仪式。其中,有现实场景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有融入多元文化的象征物品,有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话语标识。无论哪方面的灵光乍现,新兴的生活仪式在唤醒人们情感共振的同时,也很有可能点燃下一个体验式新热点。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长弓 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