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楞沟,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的一个小山村,一个东乡族群众聚居的贫困村。这里,曾经一度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过一道道山梁,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进村入户嘘寒问暖,嘱托大家“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群众生活越过越好”。
爱民情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经过几年的努力,水引来了,路修通了,新农村建起来了,群众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
布楞沟是东乡语“悬崖边”的意思。两边山上寸草不生,满目尽是黄土;两山之间沟壑纵横,处处都是悬崖峭壁。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存条件恶劣,布楞沟村长期处于整体性贫困状态,直到2012年底,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1元,贫困面高达96%。
说起从前的贫困景象,高山乡民政办主任、布楞沟驻村工作组组长李文海形象地总结为“六难”:行路难,全村道路都为土路,又窄又陡,尘土盖过脚面,交通闭塞;吃水难,往返30公里到水源地洮河取水,人背畜驮;住房难,80%的群众居住的都是危房;就医难,没有村卫生室,头痛感冒都得到9公里外的乡卫生院;上学难,只有一所三年制教学点;增收难,全村都是坡耕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布楞沟村昔日的模样,如今定格在了村史馆里。布楞沟村村史馆由村民马麦志的旧宅改建而成,展馆以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布楞沟村时的情景,并以新、旧貌对比的形式,反映了布楞沟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布楞沟村群众的关怀之情和东乡族人民“爱党、爱国、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
马麦志是习近平总书记走访慰问过的贫困户之一。“习总书记来我家后,坐在土炕上和我唠家常,嘱咐我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要多养羊,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他的话,让我既温暖又感动。”如今,马麦志一家搬进了新农村,他不仅养了羊,还负责村史馆的保洁工作,妻子在布楞沟小学食堂做饭,儿子在外打工,全家每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
布楞沟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施了布楞沟流域整体扶贫开发规划,修建了布楞沟村人饮入户工程,埋设自来水管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结束了群众靠车拉、靠驴驮、靠人背等方式吃水的历史。依托中石化帮扶项目,建成水泥硬化路20公里,修建边沟18.5公里,桥梁1座,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和行路难。正在建设的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将成为全村乃至整个流域的致富路、发展路和希望路。
布楞沟村“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建成投入使用后,村“两委”有了办公楼,村民有了卫生室、文化室和便民超市。原先简陋的教学点已经升级为拥有6间新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室的完全小学,在保证42名适龄生全部入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学前班,配齐了教学设备和幼儿教师,使12名不足龄生接受学前教育,达到了入学率、巩固率两个100%。
布楞沟村生态环境也有了喜人变化。2013年以来,结合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布楞沟村累计栽植以柠条、梭梭、沙柳等树种为主的生态林5650亩,以皇冠梨、花椒、包核杏为主的经济林1050亩,同步修建标准化梯田3600亩,土地蓄水保墒能力显著提高,贫瘠的山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布楞沟村着力培育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趟出了产业富民的新路子。34岁的马达吾德,是土生土长的布楞沟人,17岁时离开家乡,替人打工养羊,2015年初回到村里,办起了布楞沟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8户村民参股养羊,把东乡手抓羊肉卖到了北京。通过政策引导和能人带头,布楞沟村养殖规模扩大了,已建成3000只羊规模养殖场1座,200至500只羊规模养殖场2座,养牛场1座,全村羊存栏2850只,牛存栏57头,年出栏育肥羊3020只,育肥牛18头,一只羊净赚上百元,一头牛增收数千元。
“围绕发展富民产业,布楞沟村组建成立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筹集互助资金136万元,累计发放借款52户136万元,解决了资金缺少的难题。”高山乡乡长马兰花介绍说,在财政扶贫资金和民间社会资金的扶持下,布楞沟村除了传统的养殖业,还发展起了光伏发电,甜高粱、红枸杞种植,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等产业,群众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2014年在偏远特困村中率先脱贫,2016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262元。
“党的十九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高山乡党委书记马英海表示,高山乡和布楞沟村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掉队,不拖后腿。
责编: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