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 > 正文

云网融合步入成熟期

时间:2019-02-0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70 次

近年来,随着全球云计算领域的活跃创新和我国云计算发展进入应用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采用云计算技术部署信息系统,企业上云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为了保障企业上云的正常进行,企业对网络产生了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云网融合应运而生。


 


云网融合典型场景分析

 

云网融合按照实际需求的不同,分为了混合云、公有云内部互通、跨服务商公有云互通三种应用场景。

 

混合云

 

在混合云的场景下,云网融合通常指的是本地计算环境与公有云资源池之间高速链路的打通,本地计算环境指的是本地数据中心、监控平台、企业自有IT系统等。

 

云服务商通常会使用本地最后一公里的专线和云专网的组合来保障该场景下的高质量互联,业界把这种互联产品称为云专线。云专线产品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本地最后一公里部分和进入专网部分。本地最后一公里部分指的是连接用户楼宇和服务商专网POP节点的这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通常使用专线将用户侧设备接入到服务商的专网中。进入专网部分指的是接入到服务商专网中后,连接接入侧POP节点到用户的云资源池或数据中心的这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由于是在服务商专网内部进行,通常采用服务商自定的网络连接方式,服务商一般会采用MPLS专网去打通这一段距离。

 

公有云内部互通

 

公有云内部互通指的是同一云服务商不同云资源池之间高速链路的打通,这些互联的云资源池可以在相同的地域,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并且可以属于不同的用户。

 

在公有云内部互通场景下,整个云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完全基于云服务商或运营商的专网,不会与公网有信息交互,也就保证了数据的通信质量;与此同时,云间互联涉及的所有通信都在运营商或服务商的自建基础设施内进行,且多租户之间互相隔离,保证了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跨服务商的公有云互通

 

随着多云环境已经成为企业选择上云的最重要的方式,选择多家云服务商的产品以避免被单一云商锁定已经成为必然。在跨服务商的公有云内部互通场景下,为了保证不同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互通。通常提供该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与其他云商达成合作,预先将其他云商的资源池与自己云专网做连通,这样就保证了用户只要接入自己的云专网就可以与其他云服务商资源池进行通信。但是这种方法对云专网的性能要求很高,同时要求该企业与大量云服务商都有合作,现在联通的云联网产品可以提供该项服务。

 

云网融合发展特点

 

运营商持续发力,云服务商成为云网融合第二阵营

 

运营商在网络层面耕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也在不断重组和优化。从产品角度来说,运营商期望通过云网融合将一系列服务和产品进行整合,打造B2B业务的统一平台和入口,重构运营商的B2B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云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是战略级的调整,是运营商从电信业务到多类型复合业务转型的重要切口,也是运营商抢占云市场最有力的武器。

 

与运营商不同,云网融合对于云服务商来说更像是帮助用户进入自己产品生态的一个入口。云服务商基于云专网给用户提供各种场景下的互联产品,并以此为入口,将包括计算、存储等各类型的云产品推荐给用户。

 

行业逐渐趋于成熟,垂直领域划分清晰

 

随着企业上云的进程不断推进,云网融合的发展也在趋于成熟。最初云网融合服务于企业上云,通过上云专线保证了企业上云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速度,随着产业的成熟,云网融合也成为云计算的一个独立领域,出现在云计算的各个场景之中。

 

云网融合行业成熟的标志是出现了各个相关的垂直领域,并且每个垂直领域都出现了成熟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现阶段可将云网融合划分为本地数据中心与云端互联,云资源池之间的互联两个领域,分别解决了本地计算环境与云端互联,云资源池之间互联的问题。

 

云专网重要性凸显,网络服务能力成为差异点

 

云专网是基于运营商基础网络、服务商自建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覆盖多地域,提供高通信能力和网络接入能力的云上专有网络。云专网是运营商和云服务商承载自己云产品的自有专网,更是体现云网融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说云专网已经成为运营商和云服务商提供云服务的基础能力。

 

云专网是云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能力成为区分不同云服务商的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指标。在网络性能方面,云专网在节点数量、节点覆盖范围、通信能力、安全性、稳定性、智能调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服务能力方面,云专网在向用户提供云网融合业务时要有更强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在自助创建与自主管理方面要有较好的支持。

 

云网融合发展趋势

 

云网融合将成为云服务商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如今,整个云计算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各个垂直领域的云产品大量出现,各个厂家的业务领域大量交叉,竞争十分激烈。

 

当前,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企业需要多种云环境并存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云计算将进入到多云混合时代。而事实上云计算厂商从底层技术上来说并无太大差异,IaaS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无论是在技术上、服务上还是产品模式上,各个云服务商都在寻求做成差异化云产品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云网之间的高效协同将成为体现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云网融合将从简单互联向“云++业务”过渡

 

随着云网融合领域的不断成熟,云网融合逐渐将由简单互联向“云++业务”过渡。“云++业务”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向上与具体的企业应用相融合,使得云网融合产品带有更明显的行业特点和用户需求;向下与ICT服务融合,使得云网融合产品与基础服务能力结合更紧密,最终实现计算资源合理分配,服务资源动态调整,以及更加契合行业特性和用户需求的定制化云计算业务。

 

“云++业务”对解决方案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简单的云资源池之间的互联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上云、云应用等业务都将是一个完整的云网融合解决方案的产品模块。除此之外,云网融合在业务开通、业务质量保证与业务维护能力三个方面会持续加强。

 

SD-WAN将成为云网融合领域新热点

 

近几年来,SD-WAN作为网络领域一项新技术在各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日趋活跃,各企业机构对SD-WAN的接受度日渐提升,各大厂商也纷纷提出相应的SD-WAN解决方案。

 

SD-WANSDN的概念引入到广域网之中,通过软硬分离与逻辑网络和物理网络相分离的理念去简化广域网的部署。同时将网络的控制权提取到控制器之中,以整个网络为基础去获取拓扑和下达指令;采用开放式软件架构,集中监测和分析当前网络的性能状况和分支状态;可识别应用类型,根据应用类型和业务需求合理分配流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线路质量不断提升且价格不断下降,SD-WAN使用互联网的价值空间也越来越大。

 

云网融合相关产品和服务急需规范

 

随着云网融合的不断成熟,大量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落地,包括运营商和云服务商都在提供如云专线、云专网等云网融合产品,领域内急需相应的标准去规范产品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在此做了大量工作。

 

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了云网融合相关评估标准:《云网融合解决方案评估标准 第一部分:云专网》《云网融合解决方案评估标准 第二部分:云专线》《SD-WAN解决方案评估标准》,基于以上三个评估标准,中国信通院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等多家服务商的云网融合产品进行了实地测评,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标准不断进行优化,以保证评估标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三个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云网融合领域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不同服务商的云网融合解决方案提出统一标准,进而推动云网融合领域的不断发展。

 

 

随着云计算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我国云计算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云网融合领域也步入成熟期。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都存在巨大的云计算与网络协同的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云网融合与垂直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将附加更多的行业特性,对云服务商来说,如何切入到垂直行业是难点,也是机遇。

 

除此之外,SD-WAN的技术能力与业务模式将走向成熟,并对现有的网络架构和组网技术进行冲击,SD-WAN将不仅是中小型云服务商和初创公司的重点业务,包括运营商和大型云服务商都会加深对SD-WAN的研究和使用,未来的一年仍将是SD-WAN蓬勃发展的一年。(苏越)


来源:人民邮电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