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化手段助力城乡垃圾管理
在干湿垃圾桶里植入一枚小小芯片,让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每天谁家的干湿垃圾扔了多少、分得好不好,在后台的大数据平台上一目了然。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的垃圾管理新实践。
航头镇城市运行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平告诉记者,今年3月起,航头镇在长达村率先启动覆盖全村955户家庭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试点工作,并于今年6月推广到了全镇13个行政村。
吴平介绍,镇政府给每户人家发放了分类垃圾桶,由村环保合作社保洁员每天上门收垃圾。每个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上植有智能芯片,在小桶换大桶时能识别干湿垃圾并称重。垃圾车的运行轨迹和收运情况、每户人家的分类情况都能在村口服务站里的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显示,经整合为职能部门的日常监控、决策分析和针对性的上门指导提供依据。
吴平说,航头镇全镇干垃圾日产出量从7月的210吨降到了9月的11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从10吨增加到56吨;可回收物过去没有统计,9月日均回收98吨;生活垃圾减量率59%。
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也采用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记录并分析辖区内小区和商铺的垃圾管理状况。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秦文忠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还设有大件(建筑)垃圾类,居民只要扫一扫自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够预约收运。
秦文忠告诉介绍,平台使用后,辖区湿垃圾纯净度接近100%,湿垃圾比例从30%提升至66.5%,整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可视、可查、可考的常态长效管理。
来源:互联网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