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 > 正文

记者回忆丨面对未解的世界难题,人类如何“逃生”?

时间:2020-05-13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992 次

面对浩瀚的宇宙,哪怕仅仅是面对地球,人类永远都是渺小的。

 

对于喜欢玩数字游戏的人来说,512,这组数字谐音非常浪漫(吾爱尔)。

 

如今,5·12却成了一个代名词。

 

手机中,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河北省地震局温馨提示: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请您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作为唐山大地震中光着屁股跑出来的幸存者,我有幸和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的同事李玉成、吴金明参与了唐山大地震二十周年的报道,给玉成打下手,完成了《地震生存论》《地震情感论》《地震激励论》。

 

作为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和5.12汶川大地震的采访者,再由汶川大地震而来全国防灾减灾日,谈谈自己肤浅的,面对地震如何求生的看法。

 

两个关键词:地震预报,抗震设防

 

“设防大于预报”,这对我而言的新名词是在张北地震现场采访时,从北京来驰援的一位专家嘴里听到的。

 

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并及时公布于众,让预测受灾区人们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除了对建筑物进行设防,自然还要有在建筑选址时对地质结构之于抗震的设防。

 

为什么抗震设防要大于地震预防呢?

 

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可将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和主震后余震预报5个阶段。震级、时间和地点构成预报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现在,人类的“视线”还无法穿透厚实的岩层,直接观测地球内部发生的变化,因此,地震预报,尤其是短期临震预报始终是一个痛,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地震学家的一道世界性难题。

 

地震预报,一道世界性难题,至今未解!无疑,抗震设防就成了人们在不可抗拒的大地震面前必须比的优选。

 

“设防大于预报”,面对当时贫困的张北震去区那“干打垒”的房屋,回想1976年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降临在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发生,这对于建筑设防的重要性自然不难理解了。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抗震设防成为这个国家的首选!

 

厘清两个概念:地震震级,地震烈度

 

提到地震,还必须先搞清楚两个概念,那就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破坏性也越强。烈度一般分为12度,7.28唐山大地震烈度达到11度,这也是其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

 

所谓设防是相对于烈度,而不是震级。

 

君子不站危墙之下。拉拉杂杂说了半天,在抗震设防中最重要的,远离地震带的建筑选址是首要的!

 

除了建筑物抗震设防,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重要的话说三遍:预警!预警!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

 

地震预警时间一般只有数秒到数十秒,如果能够合理利用,紧急制动高速行驶的列车,自动切断燃气管道阀门、供电系统,使核电站停堆等,可以减轻或避免重大工程、生命工程发生严重次生灾害。

 

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9.0级大地震,新干线地震预警系统和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系统,都在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陆地前发出了警报信息,部分行驶中的高铁紧急制动,减轻了灾害损失。

 

2009年开始,中国地震局在科技部支持下,启动“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成为“十三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级强震,成为迄今国内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

 

 

2008年5月16日,记者在汶川灾区采访。 周维海 摄

 

如果狼真的来了

 

5·12当天,我正在用QQ与好友聊天,突然一阵眩晕,发现房顶上的灯管在摇晃。身处在楼的11层,别无选择,我立刻抱头蹲在写字台和椅子中间。

 

蹲下来,听到楼道里乱哄哄的喊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摇晃过后,听到楼下叽叽喳喳的声音,起身从窗口看去,刚刚从楼上跑下去的人们胆敢黑压压聚集在楼下。事后,居然还有人说是乘坐电梯下楼的。好胆肥,遇到地震乘电梯这是大忌!

 

其实,不仅仅坐电梯犯了忌,那么多从楼梯跑下去的人也犯了忌讳。

 

还不必说是地震波已经到来,您就是“有幸”收到地震预警,而您住的不是平房或者是处在一楼,那都必须选择就地先在安全处蹲下。高层更不能选择跳窗做为逃生手段,那无异于自杀。

 

事实上,如果遇到可能导致房屋倒塌的强烈地震,往门口或者跳窗逃生都是错误的,因为强烈的地震波会让人站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跑向远处的固定目标了。

 

地震时蹲下,不行就就地坐下,脸朝下,双手抱头。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就地取材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和大窗户旁。

 

一旦被埋在废墟中,一定要注意节省体力,没听到有搜救人员到来时别大喊大叫,那不仅是浪费体力,更有可能成为要命的行为。

 

文章结尾说点“题外话”:让我们善待动物!在汶川灾区采访时,听到了许多关于动物在大地震到来之前的异常反应。最令人感动的有震后两只“丧家犬”,救助了一位压在震垮的石头堆里的老太太;还有一只宠物犬,其以发飙的方式把主人刚刚逼到楼下,大地震就到来了。

 

从灾区回来后,我和同事再没有吃过狗肉。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管理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