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农大学子深入王畈寻文化根基

时间:2022-08-19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393 次

红色山乡,闽风和畅,这是一句在桐村随处可见的标语。明末清初,一批福建人移民到了桐村,如今全镇有90%以上居民都使用闽南方言,闽南文化在这个浙江小镇得到了完整地保存和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人文科考队(以下简称科考队)的队员于88日赴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进行学习考察,探索百年历史的家族祠堂、参与中元节祭祖活动、寻找闽南文化传承的典型人物、考察闽南语言在当地的发展现状。


初入桐村——浙里王畈寻闽迹,先生口中述乾

 

88日,科考队来到桐村镇王畈村,在村党支部副书记洪永福的介绍下,队员们认识了曾在开化县桐村镇初级中学任校长的陈永忠(化名)老先生。作为一名退休老教师,陈老先生对当地的闽南文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谈起当地的闽南文化,他的自信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队员们问起他对于闽南方言在下一代中的传播的看法时,他认为王畈村有着非常优越的闽南方言环境,因此闽南方言一定能在代际间不断传递,他甚至用在美国不会讲英语来类比在王畈不会讲闽南话,足以可见其对于闽南文化传承的自信。

 

通过进一步访谈队员们还了解到,闽南人宗族观念强烈,人数较多的大姓会在村中修建自己的祠堂,而王畈很好地保留了这一传统,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有十余个,其中苏氏、陈氏、林氏的宗祠规模较大。当地的闽南人会在大年初一、清明、中元节等节日,于家族祠堂中举行祭祖活动。陈老先生退休后成为了陈氏祠堂的管理人,负责组织和操办逢年过节的一些祭祀活动,临近中元节,他盛情邀请队员们参加812日的中元节祭祖活动。


 


图为陈老先生向科考队队员介绍闽南文化

 

深入桐村——中元节群仙归位,七月半众生寻根

 

812日上午11时,科考队队员们如约来到了陈氏祠堂,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元节祭祖活动。中元节在当地又叫七月半,道教的三元说有言: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对于重视宗族文化的闽南人,七月半的地位并不低于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宗祠内祭拜人数多时,能达到七八十人。

 

科考队队员们到达祠堂时,陈老先生已等候在祠堂中,据他介绍,当地的陈氏闽南人会在午饭后,用担子挑着装着贡品和纸钱的竹筐来到祠堂。上午1120分,陈氏族人们陆陆续续到来,陈老先生和其他几位年长者在祠堂二楼的祖先牌位前摆好桌子,并将陈氏族人们带来的贡品摆放至桌上。贡品通常有整鸡、蛋、猪肉、千层馃、豆腐泡、木耳等,对于贡品的数量没有具体要求,但通常不少于四样。

 

 

 

图为村民将贡品摆放在祖先牌位前,贡品有整鸡、蛋、猪肉等

 

1135分左右,人基本到齐,陈氏族人们点燃香火,陆续在祖宗牌位前拜三拜,再将点燃的香火插进祖先牌位前的香炉中。完成这一仪式后,大部分陈氏族人都前往祠堂一楼,等待接下来的活动。

 

 

 

图为村民点燃祭祀用的香

 

1140分左右,一声鞭炮的巨响,伴随着纸钱燃烧时冲天的火光,祭祖活动进入了高潮,较年长的族人在祠堂一楼的桌子中坐定,用闽南语商讨家中大小事,较年轻的族人则分散站在周围倾听,科考队的队员们站在祠堂边,与村民进行密切的交谈。

 

1225分左右,纸钱燃尽,陈老先生招呼大家上楼,陈氏族人们再次对祖宗牌位作揖拜三次,再将贡品放回竹篮中,斗笠反盖其上,随后陆续挑着担离开。待人群基本散尽,几位年长者开始打扫,将祠堂恢复原状。

 

到此,陈氏祠堂中的七月半祭祖活动已经全部结束,科考队的成员们沉浸其中,享受到了一场关乎闽南文化的饕餮盛宴,对闽南文化中的宗族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图为陈老先生(前排左三)与科考队成员在陈氏祠堂门前的合影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养育一方文化。桐村镇的闽南文化在长期的存续发展中,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特色,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离开桐村,去衢州市区、金华、杭州等大城市生活,但说起闽南方言总能想起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家族血脉的连接也总让他们能够如期归来,即使走得再远,心也会向着故乡的方向。语言与宗族文化相连,成为乡土情怀的枝叶,它们蓬勃向上发展,成为参天大树,现代城市文明是缠绕在树身上的藤,模糊了树的样子,但我们总能通过枝叶溯源找寻树根。是闽南文化至今生生不息的原因,也是每一个闽南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动力和慰藉。

 

在桐村,地域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思想、精神概念,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统一性、乡土情谊、家族本位和崇儒重德等典型特征,在闽南文化中都获得延续。独特的闽南文化,正是联结桐村人与故乡的精神纽带,在无形之中凝结起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力量。

 

作者:李佳怡


来源:中国农网


责编:茹冰              王惠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