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 > 正文

商务部关于推进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2-09-2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818 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商务部成立以来,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建立了反映商品市场运行和流通行业发展状况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促进商品市场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理论为支撑,以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准确地监测、加工、发布市场信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报表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信息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监测法制体系,快速高效、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搜集系统,分类科学、使用便捷的信息储存系统,以小见大、小中见大的科学预警分析系统。

具体工作目标是: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逐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监测领域,提高智能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增强调控能力,加快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竖起风向标,使该体系成为及时反应市场变化的晴雨表。

二、进一步拓展监测领域,优化样本结构

2006年,按照监测样本行业、业态、地域分布合理,监测商品品种具有代表性的总体要求,将重点流通企业、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和茧丝绸行业四个直接监测系统的监测样本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批准的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要求确定。

(一)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全国监测样本企业扩大到6700家。商务部按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确定基数,并结合各地市场监测工作开展实际状况,兼顾地区分布、业态结构和企业规模,提出各地样本建议数量和分布结构(详见附件12),各地可据此增加、调整样本企业。同时,各地在确定样本企业时,要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二)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全国监测样本企业扩大到2000家。全国50%的地级以上城市要利用商务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开展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中、东部地区开展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要达到60%,西部地区要达到4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样本企业不少于20家,其他地级城市样本企业不少于10家。

(三)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全国监测样本企业扩大到1000家。商务部按照各地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确定样本基数,并结合各地已有样本数量进行调整,提出样本建议数量(详见附件3)。各地确定样本时,样本企业要涵盖煤炭、成品油、钢材、天然橡胶、汽车、化肥、有色金属、建材、木材、机电10大类生产资料,一个样本企业可报送多个品种的市场信息,每个品种至少有2个样本企业报送市场信息。

(四)茧丝绸行业监测系统全国监测样本企业扩大到300家。样本企业要包括生产、经营企业,兼顾企业性质、经营范围和地区分布,茧丝绸主产区、主销区的样本数量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

(五)百县农村市场监测系统监测范围从147个县扩大到300个县。中、东部地区按照所辖县数量的12%确定样本县的数量,西部地区按所辖县数量的10%确定样本县的数量。

三、提高智能水平,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系统

(一)经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推荐,商务部将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样本企业中,于6月底前确定500家企业进行自主式智能信息泵安装试点。其中,大型连锁经营企业200家,大型百货企业150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50家,大型综合超市100家。进行自主式智能信息泵安装试点企业具备的条件是: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并具备相应内部局域网络。

(二)商务部于4月底前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客户端采集程序软件,培训技术人员,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协助下,逐步为样本企业安装,方便样本企业报送信息。

(三)在商务部市场应急管理系统和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中安装电子地图,方便、直观地显示各地应急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状况。

四、建立协调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建立信息置换制度,增强系统凝聚力。商务部将定期进行监测数据加工,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企业关心的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深入样本企业,了解样本企业的要求,征求样本企业的意见,尽力帮助样本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商务部。

(二)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商务部将按照《市场运行监测工作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样本企业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考评、表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三)建立信息员轮训制度,提高数据准确率。商务部将分期分批开展报表制度和操作系统轮训,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市场监测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培训辖区内样本企业。

五、完善应急系统,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应急商品品种扩大到40种,增加防寒服(鞋)、雨衣、雨鞋、棉被、睡袋、取暖器、手电筒、电池、防护服、防护面罩、口罩、安全帽、充气救生衣、氧气面罩、担架、灭火器、救生艇、水泵、铁丝、绳索、铁锹、钉子、麻袋等23种商品;重点联系的应急商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增加到1000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5月底前至少增加10家大型流通企业作为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本地有生产能力的应急商品,每种确定两家生产企业作为重点联系企业,各地新增生产企业总数不少于10家。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供应能力强、规模大、信誉好;自愿承担应急商品供应任务,保持一定的商品周转储备;按时报送企业基本信息和产销情况,紧急情况下能够按照商务部门的要求生产、销售、运输应急商品。

六、加快成果转化,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商务部将积极与中央媒体合作,将信息及时转化为新闻;定期向社会发布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流通企业订单指数、流通企业库存指数、商品市场景气指数和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及重点流通企业销售和经营信息。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做好信息上报工作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信息发布,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七、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加强管理,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

(二)资金支持,促进发展。中央财政将对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市场监测工作及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予以资金支持。

(三)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建立样本企业报送信息跟踪督查制度,确定每个信息直报系统的责任人,实行专人、定时跟踪督报,并对责任人进行量化考核,确保信息报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企业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适合作为样本企业的,要及时调整。样本企业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和监测报表制度的规定,按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

附件:直报系统样本建议数量

商务部

00六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1

重点流通企业直报系统样本建议数量


责编:于坤        王珂

相关资讯

  • 新兴铸管物联网平台建设榜上有名!

    城乡信息参考网:2024年10月31日,工信部官方发布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公示,新兴铸管申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平台应用与推广”项目榜上有名。本次获评工信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是......[详细]

  • 于成龙廉政文化推进新时代罗城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城乡信息参考网: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实践中,广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清官廉吏体系、家风家教体系、乡风社风体系。在清官廉吏体系中,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详细]

  • 深耕“小网格” 助力园区企业大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网格+运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针对企业在建项目,帮助落实土地、环评、安评、资金等各种实施要素,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用水、用电、通讯等问题,加速项目建设,及早形成投运。针对已投产企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