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目前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依据,城市体育要以其包容性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村体育要以其生态性吸引城市居民流向农村,从而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不同需要。现阶段,着力打造农村生态体育,促进城乡体育资源的双向流动,进而促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目前,中国城市体育与乡村体育处于严重不对称的状态。这既不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也使城市体育失去农村的支撑。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首先需改变农村体育的薄弱状态,这就要将农村的生态体育做大做强。中国农村生态体育潜力巨大,可惠及亿万城乡居民,是具有去除“城市病”和“乡村病”顽疾的长效性体育良药。这是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这一工程的建构过程就是城乡体育相互补充、融合发展的过程。发展农村生态体育,需要城乡间体育资源的双向流动,从而让生态体育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这就要在思想上清除制约城乡体育资源流动的理念障碍,为资源的流动和整合提供路径。
一、重新界定城乡体育,为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提供理念支撑
在影响体育发展的所有资源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体育是人的体育,没有人便没有体育的享用者和提供者。人既是体育资源的服务对象,又是体育发展的核心资源。在城镇化快速进程中,人口的基本流向是由乡到城的,农民不断流入城市,转化为市民的历 史潮流势不可当,农民数量急剧减少,且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孺。显然,如果只有由乡到城的流向,没有由城到乡的流向,农村的衰败不可避免,生态体育也就无从谈起。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前提是变乡-城资源的单向流动为城乡双向流动,这在城乡分割分治的格局中几无可能。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了这一僵局。城乡体育融合的实质是市民与村民的融合,是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多种需求的融合。因此,城乡体育融合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
既有的城乡体育是基于城乡地理位置界定的,这在人与户籍合一的静态社会中是合理的,城市体育就是市民体育,农村体育就是农民体育。但在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已离乡离土,跨越城乡,社会呈现大规模的人户分离状态,城乡体育的地理界定不仅脱离实际,失去真实性,而且有违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目前,需着眼于人重新界定城乡体育,从而为体育资源的城乡双向流动提供学理依据。
基于这一视角,体育资源流向城市,非为城市,而是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同样,资源流向农村,非为农村,而是为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因此,城市体育不是市民体育,而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城市居住者的体育;农村体育也不是农民体育,而是包括市民在内的所有短期或长期乡村居住者的体育。只有打破了城市体育是市民体育的旧观念,才有可能让非市民身份的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同样,只有打破了农村体育是农民体育的旧观念,才有可能让城市居民参与农村体育,引导资源流向农村。
二、以生态体育吸纳和整合城乡体育资源
生态体育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利用山水田林湖草沙等农村自然要素服务于人的养生、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体育或“体育+”的多类别、多层次需要。如果没有人,这些自然要素也就无从利用,也就没有体育价值。城镇化已将60%的国民移入城市,在可预期 的将来其比例还会达到70%,甚至80%。于是,城市居民的农村体育参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与村民共同承担发展农村生态体育的使命。人之所在,资源所至。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农村,才能实现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带动资源的双向流动。资源的双向流动又进一步驱动人的双向流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生态体育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不同群体的城里人,在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吸纳资源,整合资源,形成自我生长的机制。现阶段,发展农村生态体育,似应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2.1 针对城市旅游者的乡村观赏,拓展生态体育的体验维度
将体育要素融入户外拓展、乡村旅游、观光采摘、民俗民居等活动,让城市居民利用短暂的节假日,暂时离开嘈杂的城市,去乡野放松身心,体验乡村特有的身体性休闲娱乐活动。尽管这些活动是城市生活的点缀,参与者对农村体验多处于浅尝即止的表浅层 次,难以深入感受生态体育的多种益处,但新奇而身心两健的体验足以激发城市居民对农村的兴趣,为其以后可能的深度参与生态体育做好准备。目前这种短暂的城乡两栖是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主要方式,多在有一定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农村开展,成为活跃乡村经济的重要形态。
2.2 针对城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拓展生态体育的教育维度
劳动教育是中国中小学校教育的五育之一,其实践形态“以体力劳动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然而,在城市环境中,可以达到如此目标的劳动教育并不容易进行。一些学校不得不将“叠被铺床、洗衣洗袜、刷碗刷筷、捡拾垃圾、修补课桌凳”作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但实践证明,这些内容的体力劳动教育效果极为有限。
对于今天的中小学生而言,农业劳动是最为理想的劳动教育之一。在农业劳动中孩子们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因自己的劳动,幼苗得以灌溉,杂草得以清除,鸡鸭被喂养,劳动的意义不言而喻。孩子们通过劳动会真切体会到“谁知餐中餐,粒粒皆辛苦”的 含义,明白“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城市中小学生生活在城市的人工环境中,与大自然少有接触,因而难以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认知。乡野环境不仅能让孩子真切地感悟自然,而且能让其感受自己在自然环境中劳作的快乐。就社会学习而言,去农村劳动,会接触村民,了解民间疾苦,学习村民的坚韧,学习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传统文化。从健康的角度看,农业劳动不同于工厂流水线的分工,多为涉及全身的身体活动,兼有较好的健身价值。
农业劳动的完整性、劳动成果的直观性、劳动环境的自然性、劳动价值的感知性等决定了其对培养城市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的有效性,是理想的劳动教育。城市中小学生人数众多,这一群体加入城-乡两栖队伍,对体育资源的城乡双向流动将产生巨大影响。
将中小学生农业劳动纳入体育,是否是将劳动等同于体育?其实不然,城市中小学生来农村劳动,其目的不是“务农”,而是“育人”,以农业劳动这种身体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完善其人格,养育其身体能力。评定劳动教育效果的并非庄稼收成,而是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体育的目标所在。它们都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正是在教育的意义上,农业劳动教育也可被视为体育在劳动教育语境中的应用,是身体素养和劳动素养教育的结合。
2.3 针对城市老龄群体的田园养生,拓展生态体育的生活维度
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中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2050 年将高达 35.1%。老龄社会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常态社会,如何应对老龄人口事关重大。
细究起来,老年人并非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还有十足的“余热”可以发挥,让自己的晚年幸福,对社会有所贡献。201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82% 的中国老年人自评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自评“健康”者在城市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表明,中国的低龄老年人(60~69岁)占56.1%,中龄老年人(70~79岁)占32.9%,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占 11%。未来 20年,低龄健康老年人仍将保持较高比例,丰富的老年健康人力资本足以产生老年人力资本红利的规模效应。
城市里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劳累了几十年,不再为俗务所羁绊,成为有闲阶级,有了依照自己意愿安排生活的可能。其中许多人倦于城市的嘈杂、拥挤,希望回归自然、淡泊与宁静。于是,近年不少老人携妻带友去农村租房租院,种菜种花,养鸡养免,吟诗作画,站桩运气,打拳吐纳。他们在乡下择地,不求名山胜水,只要寻常的田园风光,以最接近自然的状态,依据自然的节律生活,圆中国人骨子里的“桃源梦”。他们一般春天下乡,晚秋回城,年复一年,几乎是半个村民, 熟悉村里的风土人情,关心村里的公共服务,是资深的城-乡两栖人。他们是需要社会服务,也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社会服务的群体,有较强的资源吸附力。他们的田园养老不仅有助于农村养生、健身、娱乐及传统体育的维护与发展,也对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城市老年人口规模、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消费能力、余暇时间、社会关联度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其是农村体育极为重要的目标群体。
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较高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老年人相比年轻人而言是消费水平更高的消费群体。然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并不明显,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养老事业尚在起步阶段。将体育融入田园生活,利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推行田园养老,不仅可满足老年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扩大消费、拉动农村非农经济、振兴乡村的一个有效方式,为宜居乡村、美丽乡村的新农村建设服务。2019 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修改并于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为田园康养提供了方便。
2.4 深化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增强生态体育的城乡包容
农民工大都是来自农村的精英,也多曾是农村的体育骨干和文化骨干,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其学习和掌握城市中多种形态的体育 技能,开拓体育新知。他们与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频繁地游走于城乡两地,天然地具有沟通城乡文化的桥梁作用。他们一方面将城市体育新理念带回农村,促进农村体育改革;另一方面又将传统体育文化输入城市,为城市体育改革提供新资源。农民工群体对城市体育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其对现代体育理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决定着其对农村体育创新的影响力。他们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及生态体育建构极具影响力的群体,还是可以在城乡体育改革中产生巨大能量的群体。然而,目前这一群体在中国“体育版图”上少有踪迹,其能量处于潜伏状态。急需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增强城市社区体育的开放性,让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进而促使其融入城市社会,释放其促进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巨大能量。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需要。
2.5 鼓励农村留守人员积极参与,深植生态体育的社会基础
从城市现代体育的视角看,留守农村的老弱妇孺多为体育的“困难户”,是体育的边缘群体。然而,当从生态体育的视角再看时,这些留守人员不仅可以是,而且应当是生态体育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生态体育就其产业属性而言属于服务业,沿着体验、教育、 生活等多种维度展开,演化出多种多样的服务性需求,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为当地留守人员的参与和就业提供大量机会。不仅如此,生于乡土的传统体育是生态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老人对当地传统体育习练之久、对传统文化了解之深无人可及,是生态体育的宝贵资源。从此意义上讲,生态体育的构建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责编:王颖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