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翼
2022年中华遗嘱库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立遗嘱人群趋向年轻化,“80后”“90后”群体订立遗嘱的需求持续增长。其中,“00后”“90后”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突出特征。面对越来越多来自网生代的青年群体加入立遗嘱行列,我们需要积极审视,引导更多年轻人反思生命的意义,读懂“立遗嘱年轻化”的公共价值。
立遗嘱年轻化,折射社会观念转变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和死亡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今,情况已有不同,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继承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规则是“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等。这就意味着,一份有效的遗嘱会把财产的归属做一个明确,它会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有一份有效的遗嘱被法院认定,或者是被公证处认定,或者被房产交易中心最后执行,这样的话就能让家庭矛盾遏制在萌芽里面。
无论如何,遗嘱人趋于年轻化,说明这一代人有了更豁达更进步的生死观。白皮书统计中,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多样,超一半年轻人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是,作为来自网生代群体的“90后”“00后”的遗嘱中,处理“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8万多份微信遗嘱。但这种通过社交媒体表达遗嘱的方式,无法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效力。可以想见,随着立遗嘱的便利性逐渐增强,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表明年轻人对待生死趋于理性自觉与积极的态度。
立遗嘱年轻化的公共价值
“立遗嘱年轻化”的出现,能够将青年对生死的情感维度上升到功能维度,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全面普及。
首先,“立遗嘱年轻化”有助于正确的生死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青年群体中的凝结。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谈遗嘱色变,反而将其视为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将影响周围人对生命价值进行一次深度思考,并对未来谋划、自身责任作出盘点和行动。
其次,“立遗嘱年轻化”反映个人财产保护与继承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客观上来说,在清醒理智的状态下,依法立下遗嘱,有条不紊地处置自己的财产,对亲人、朋友等有个明确的交代,才是较好的处理方式。青年群体的遗嘱处理中,虚拟财产占有一定比重,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人以立遗嘱的方式来让“虚拟财产”有一个完美的落处。
再次,“立遗嘱年轻化”凸显推广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当遗嘱订立者抱着消极心态订立遗嘱,需要防止造成生命价值与意义上的极度混乱以及导致草率随意的生死态度。只有让青年人发自内心地对死亡心存敬畏,才能在现实人生中审慎对待与处理生死问题。
主流媒体社会动员的契机与对策
丰富的情感投入,使得“立遗嘱年轻化”现象具备潜在的公共价值。如何盘活“立遗嘱年轻化”现象中的情感资源使生死教育议题跨越不同年龄,如何引导年轻人怀抱理性的态度思考遗嘱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无疑是需要主流媒体思考的问题和着力的方向。
首先,需要打破想象的壁垒,挖掘青年亚文化的情感价值。“立遗嘱年轻化”现象中富含青年人对生死的感悟,这是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得以稳固的一种亚文化情感,容易引发共鸣。要建立情感的连接,主流媒体首先要打破想象的壁垒,提纯“立遗嘱年轻化”中亚文化情感的公共价值。在新一代年轻人眼里,遗嘱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不祥和悲伤,而是承载着他们对家人深深爱意的信笺,把他们的情感长久地延续下去。主流媒体应挖掘“立遗嘱年轻化”中青年亚文化情感的公共价值,正视青年群体的生死观表达,利用丰富的情感资源进行舆论引导,将主流价值观嵌入话语表述中,灵活设置相关议题。
其次,打造生命教育场景,开放生命感悟表达的环境。据中华遗嘱库的相关专家介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平均立遗嘱的年龄是33岁。相比之下,我国立遗嘱的法律知识和生死教育的普及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主流媒体开放生命感悟表达的环境、打造生死教育场景是实现向公众普及生死教育的关键。主流媒体要善于多方借力,通过图文、纪录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可以将“立遗嘱年轻化”中关于生死观的个人情感转变为集体情感,并在持续的互动中实现生死教育、立遗嘱法律等情感与知识的叠加。
再次,在对话中传播,引导“立遗嘱年轻化”激发下的集体行为。疫情防控中的“云建工”等粉丝“出圈”现象表明,智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参与,需要以协商式对话为前提,从情感角度切入,在主流意识形态与新一代青年群体参与之间架起桥梁。当“立遗嘱年轻化”现象在近年来频繁“出圈”时,主流媒体应多倾听、理解和反馈其中青年人关于生死问题的声音,注重连接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亚文化的共通之处,引导不同群体间的有效对话。对主流媒体而言,循着情感的主线进行生死教育的传播与引导,既要让青年人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部分,更要激励他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重庆市高校维护稳定研究咨政中心项目“智媒时代重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应对策略研究”〔CQGXWWZZZX2021-Yjs1〕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网
责编:陈慧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