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资格考试给钱就过,特种作业谈何安全上岗

时间:2023-12-04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2269 次

作者:熊志

 

   “1300元就能包过考试,半个月拿证;3200元,人不用到场考试,只需要上网登陆系统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两个半月左右也能拿证”,类似特种作业证的加钱包过、高价免考等乱象,层出不穷。甚至有的所谓培训机构制贩“李鬼”假证,很多为了省时省力参加培训的学员因此受骗。

 

    特种作业,比如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等,操作危险系数较高,且存在技术门槛,所以必须有严格的资格审核。然而,明明是起到技能把关作用的考证环节,却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渠道,给安全作业造成了不小的隐患。

 

    从报道来看,相关考证乱象五花八门。有的是制售假证,忽悠学员来骗钱;有的是承诺考试包过,只要加钱就行,甚至考试都不用本人到场。可想而知,考场上出现替考现象,监考人员还帮助作弊实现“包过”承诺,无不说明,有些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考场,关系被打通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明确,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可一些有报考意愿的学员,为何还是愿意铤而走险?说白了,还是考证流程监督过于粗放,漏洞钻起来太轻而易举。也同样因为这点,那些第三方机构,才敢打着“包过”的旗号捞钱,把制售假证、替考等发展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特种作业风险高,严格进行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这是对从业者的安全负责,更是对公共安全负责。劳动者未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从业资格,拿着买来的证件上岗,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后患无穷。所以,面对行业乱象,相关部门亟需加强监督整顿力度,如对制售假证的商家、培训机构,从违法违规线索开始排查,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对于组织替考、作弊等行为,也要顺藤摸瓜,深挖到底。因为这类作弊乱象背后,不仅仅是考场监督不力的问题,往往还存在着收买、贿赂考试组织者、监考人员等不良行径。对这些被利益蒙蔽而协作作弊的相关人员,更应该给予严惩。

 

   当然,规范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审核把关,除了加大对造假、作弊乱象的打击外,更应该进一步完善考试流程,将注册、报名、培训等程序纳入监管范围,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堵上不法分子钻营的漏洞。像不用本人到场就能拿证的现象就反映出,考场对考试人员的身份核验机制落后。数字化时代,实现现场刷脸、人证合一等并不困难,也谈不上会形成多高的技术成本。既然如此,对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考核认定,也理当进行技术升级。

 

   不管怎么说,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必须严格培训和把关,绝不能让不具备资格者轻易拿证浑水摸鱼,更不能让一些中介借此非法牟利。强化监督打击,完善考试监管,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特种作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上岗。(熊志)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郭丽     钟静

相关资讯

  •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强调,“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详细]

  •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理

    城乡信息参考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议题,......[详细]

  •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将迎执法专项行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今年,将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依法打击虚假宣传、流量劫持、商业诋毁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网络平台收费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竞争生态。深入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依法加强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