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网红特权”的歪风,该扭转了

时间:2024-01-0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666 次

作者:熊志

 

   “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近日,一男子因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之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维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以网红身份要求给予特殊照顾,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比如之前,有网红想骑摩托车上高速路被拦截倒地,随后在网上发视频维权,引发广泛关注。此外,还有一些美食博主,打着“探店”的旗号要求吃霸王餐……

 

   社交媒体时代,话语权下沉,一些网红积攒了大量粉丝,具备了一定的个人影响力,能通过粉丝声援,在舆论场发出较强的声浪,这给他们表达诉求或者维权提供了便利。

 

   面对网红正当的诉求表达,广大粉丝包括普通网友通常也愿意尽力支持,替他们发声,因为这也是在捍卫社会规则。此前,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女性网红被造黄谣后在网上维权,就引发了网友的一致声援。

 

   但在航班延误风波中,这位网红的做法就明显越界了,超越了正当的诉求表达。航班发生延误时,网红作为乘客当然可以表达不满、索要赔偿,然而,要求自己先上飞机等着,不啻于无理取闹;情绪激动地辱骂工作人员,已经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利。这与其说是在“维权”,不如说是在公然摆谱撒泼,利用网红的身份索取特权。

 

  不管是辱骂工作人员,还是吃霸王餐,一些网红之所以“恃宠而骄”,认为自己粉丝量大就应该享受特殊待遇,说白了是把影响力当成了资本。

 

   这背后的一个深刻现实是,新媒体技术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夜爆红的机会,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平民网红。但有的网红在粉丝量增加、影响力增长的同时,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相反,流量带来的能量,助长了他们的骄纵底气,让他们产生了网红有特权理所应当的错觉。

 

  “网红特权”成风,无疑是恶劣的示范。一方面,网红有一定影响力,耍特权只会引发跟风模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界表达诉求或者谋求特殊待遇,其实是在滥用粉丝的同情和支持,如此容易颠倒是非,占用公共资源。

 

   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的网红以为粉丝量大,粉丝就会宽容他的无理取闹,但结果恰恰相反,这些耍特权的案例基本都“翻车”了。网红积攒的影响力,非但没能使其得到特权,反而让自己的无知傲慢暴露在互联网,最终损毁了声誉。

 

   所以,这也是提醒广大网红:粉丝量上去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也要跟上。网红身份不是行使特权的通行证,不是僭越社会规则的资本。相反,越是有影响力,越应该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法律规章,给广大粉丝起到表率作用,否则只会被流量反噬。

 

   此外,互联网平台也应该不断加强对网红的管理,完善主播培训,对网红的言行举止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倒逼他们遵纪守法。(熊志)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长弓    茹冰

相关资讯

  •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强调,“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详细]

  •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理

    城乡信息参考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议题,......[详细]

  •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将迎执法专项行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今年,将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依法打击虚假宣传、流量劫持、商业诋毁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网络平台收费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竞争生态。深入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依法加强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