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深刻阐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涉及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文艺创作风格可以百花争艳,个性可以万紫千红,但创作的起点都应是人民的需求,所有创作的目的都应是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近年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对表现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题材缺乏热情,不问世事、不接地气,甚至出现了一些戏说历史、迷幻穿越、娱乐至上等不良倾向。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文艺创作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自觉从人民群众智慧创造中寻找灵感,着力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在人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社会实践蕴藏着艺术的丰富营养,现实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是文艺创作的现实路径,更是文艺价值的基点基石,深入的程度决定情怀的温度,扎根的深度决定立意的高度。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难得素材、难得机遇。要在聚焦实践中彰显文艺胸怀,把中国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灵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文艺的独特视角,讲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故事,讲好广大群众寻梦追梦圆梦的平凡历程,为时代写史、立传、放歌。要在投身实践中稳扎文艺根基,到实践一线去体验感悟,从现实生活中积淀素材,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提炼,决不能搞“无土栽培”、闭门造车。要在唱响实践中展现文艺品格,以对伟大实践的真情实感观照生活、观照现实,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必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不断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礼敬中华精神内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不移地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中国文艺的脚跟,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坚持独立观察、悉心思考、不懈创造,坚持用情用功、敢为人先、独辟蹊径,善于别具一格地抒情言志、别具匠心地讲述时代、别出心裁地发掘提炼,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敢于冲破旧模式的藩篱,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窠臼,推动文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推进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使创作手段不断丰富,艺术空间不断拓展,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源:求是网
责编:杨蓉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