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朋友向笔者抱怨,参加某地组织的培训活动,被提前告知“本次培训紧凑”。未料1天课程安排竟多达16节,课间没有休息时间,授课老师轮番上阵,有的讲60分钟、有的说20分钟。用朋友话来说,“好像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上节课还没“缓过神”,下堂课就结束了,一天下来收获甚微“全部还给了老师”。
如此“紧凑型”培训,采取“填鸭式”方式手段,企图通过短平快的“速成班”,打造业务“学霸”。实则违背了培训教育的客观规律,课程“爆满”、扎堆授课、生板灌输远远超过了学员可消化吸收的容量范畴。培训现场授课老师“赶鸭子上架”,参训学员“被牵着鼻子走”,且不论让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还会造成培训资源浪费,同时有损培训教育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当然,“业精于勤荒于嬉”。培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意识、理论水平、业务涵养等,作为参训者必须秉持刻苦、端正态度、克服困难,真正投入到严肃认真的学习中去,才能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然培训教育是“教”与“学”的双向流动,课程设计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和逻辑。所谓“偱循然善诱人”,培训得讲究循序渐进、把握节奏,才能将理论知识、业务素养、专业技术等潜移默化注入学员心田和脑海。
可见,培训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量与授课内容、教员选派、培训预期的契合度,又要全面评估课程与课程间的衔接性与严谨性,同时保障学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将授课内容转化为提升涵养的“营养品”。相反,“紧凑型”培训在课程数量上“加塞”,忽视课程内容的精耕细作,无疑传递给培训对象的是“快餐品”,既不能促进学员增强理论水平和业务本领,反而会导致学员捕捉到知识碎片、酿成“半桶水”效应,对实际工作开展有害无益。
“紧凑型”培训不可取。培训教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先得让培训程序设定优化升级,确保课程设计既能深入“象牙塔”的理论深度,又能贴近“田野上”的实践温度,把党性教育摆进去、把思想认识摆进去、把实践工作摆进去。这些都要求培训课程与教育程序符合科学设计、周密逻辑、客观规律,从而确保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更扎实、专业化能力培训更加精准、知识培训更加有效。
来源:人民网
责编:王辉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