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正文

网红带货虽火 平台监管莫缺

时间:2019-08-28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927 次

     据新华社报道,当前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网红”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不断追捧的“宠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除一些正规商家合法经营外,“网红带货”市场背后存在众多乱象,诸如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虚假广告和“三无”产品横行、消费者投诉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

 

天花乱坠的说辞,浮夸做作的表演,限时限量的诱导……这套操作手法是不是很熟悉?有细心的人发现,如今直播平台上花样百出的“网红带货”,其实跟多年前的电视购物广告雷同相似。随着时代变化,当年传统电视广告上叫卖的保健品,变成了直播平台上的化妆品,而“唯一不变”的是商品质量——跟以前一样,参差不齐、难分真假。

 

商家利用“网红”效益宣传商品,追逐利益最大化,这实属正常的市场行为。无论是多年前的电视广告,还是现在的“网红带货”,本质上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刺激潜在消费。然而,逐利固然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无底线”。数据造假、虚假广告、三无产品、消费者维权难等,这些问题早在过去的电视购物广告中都曾出现过,而它们也无一不是“搞垮”电视广告生态圈的罪魁祸首。放眼当下,网络平台如果继续任由这些问题存在,最后消磨的不仅是用户的信心与信任,还是整个网络带货生态圈的健康繁荣。

 

    自媒体时代下,“网红带货”无疑是更接地气、受众面也更广的,而且逐年增加的资本与品牌投放,也证明它有不俗的发展潜力,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规范与引导。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应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的同时,可提高品牌合作人门槛,断绝山寨、三无品牌的投放渠道。同时,规范平台支付方式,约束平台商家建立完备的订单跟踪系统与售后机制,并配以平台客服介入机制,保障用户与商家权益。只有不断净化平台生态,“网红带货”方可健康持续发展。


(陈文杰)


来源:广州日报


责编:陈丽    林曦

相关资讯

  • 抓住重点凸显改革引领作用

    城乡信息参考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明确了新......[详细]

  • 展风采 共成长

    城乡信息参考网:为迎接阿拉尔教育集团初中英语学科竞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2024年3月25日——3月27日塔里木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举办为期三天的初中英......[详细]

  • 规范房地产中介发展 构建清朗行业新气象

    城乡信息参考网:   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2023年5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要求加强从业主体管理、明确经纪服务内容、合理确定经纪服务收费、严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