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校,如何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连日来,记者深入部分高校采访发现,我省将红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让广大师生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营养
9月26日,南昌大学红色文化馆开馆,当天就迎来近500名师生参观、体验。沿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条主线,借助VR等现代技术,红色文化馆逼真再现了中华民族在近现代沧桑巨变中崛起的恢宏历程。“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把大量红色素材集成在一起,做到了足不出校就可以体验,提升了我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该校人文学院学生常雯清说。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9月3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方志敏烈士陵园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仪式。一名青年教师在读书笔记上写道:站在方志敏烈士事迹陈列室,对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爱国情怀更有体会。
井冈山大学把主题教育学习研讨实践活动放在永新县龙源口镇绥远山村,这里是龙源口大捷发生地,是秋收起义后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取得第一个重大胜利之地。行走革命故地,大家感受的是革命先烈脚板下滚烫的余温,体会的是革命先烈报效国家的初心和使命。
众多高校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璀璨的红色故事,把红色资源融入主题教育,加强国史、党史、军史和改革开放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理论创新中探索实践
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主题,向学生宣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向学生宣讲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连日来,一场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校领导、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党员代表纷纷走进课堂、走进支部,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讲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引领广大师生重温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9月29日,我省第一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华东交通大学揭牌。该校选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入选专家、最美思政课教师、优秀高校辅导员等30余人组建教研队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主题”分解为若干“微专题”,采取集体备课、录播慕课、编写教材、分专题开展研究等方式,推进思政课“线下+线上”全覆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大学生宣讲团”的力量,深入学生公寓、社区乡村、工厂车间开展理论宣讲,用真切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阐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朴素真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从宣讲到研究,从探索到实践,高校在主题教育中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具亲和力,直达教师、学生等基层党员心里。
从亲身参与中收获成长
“读一读红色家书,禁不住泪眼模糊。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温度,春风化雨在我心灵深处……”日前,全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在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举行,数千名师生现场或通过在线直播观看演出。“没有说教,没有口号,一切是那样真实真切,感人肺腑,触及灵魂。”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党员刘婷说,观看巡演,让她追溯了历史、反思了现实,补充了红色营养、激发了爱国热情,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感触更深的,是台上的演员。南昌师范学院教师幸灵敏在节目《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中扮演杨开慧,她告诉记者,熟读红色故事与演出红色故事,对革命先辈精神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演出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让人置身角色中得到全方位震撼。如今,这场巡演已在各地各校演出23场次,上万师生直接参与演出,数百万师生现场或在线观看,成为一堂流动的红色党课。
这样的参与和收获,已成我省高校师生的常态。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一批批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设在田野里、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在一次次历练、一次次付出中增长才干、收获成长。
来源:江西日报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