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其森(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教授)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对卫生条件、防控基础相对薄弱而人员流动频繁的广大农村而言,让群众戴上口罩是第一步。
出门佩戴口罩,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体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对于它的来源、传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最简单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物理隔离,一是减少人员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门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机会,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三是加强个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由于疫情的消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人总要有一些外出活动,绝对的隔离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佩戴口罩就成为一种简捷有效,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防控手段。遗憾的是,面对这种警示和深刻的教训,仍然有人身受其害而漠然不觉,在当前疫情防控最为紧张的时刻,尽管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反复呼吁,尽管各级政府反复宣传,就是有一些人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在大庭广众之间“裸嘴”而行,面对别人善意的劝导或置之不理,或出言不逊,表现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文明营养不良”,究其原因,是对于病毒传播一般知识的匮乏,是科学素养不够的直接表现。
出门戴口罩,是一个人社会公德的体现。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关爱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质所在,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尤其是在诸如疫情暴发的突发性事件的非常时期,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卫生,不光关系着自身的安全健康,而且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和传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也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公众普遍的吁请,这种情况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社会成员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疫情阻击战就能尽早获得胜利。因此,戴不戴口罩绝不是不关别人的小事、私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一只小小的口罩,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决定着当前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反映着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反映着社会公德建设的状况,决不可等闲视之。
出门佩戴口罩,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家国情怀。2020年,是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无疑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对防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武汉。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不辞辛劳,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为科学施治提供科学依据。不少医务工作者牺牲春节休假,纷纷请战。这些动人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爱国情怀的体现。作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们那样,奔赴灾区,但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遵守党和政府的号召,听从专家的建议,出门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卫。这既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出门戴口罩,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集中检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文明素养,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试点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的新阶段,质量是重点。质量好不好,关键看效果,关键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群众的文明程度是否有所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检验这项工作成效如何的一个客观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检验一个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如何,首先要看看这个地区的群众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的表现。出门佩戴口罩,就是一个具体的检验标准。它反映着这个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否为群众所欢迎,是否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新时代文明意识是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文明实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脱离实际的,而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实践始于细,细微之处见文明。当下流行的口罩文明,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前一段时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
来源:光明网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