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正文

房子卖亏了,能拿“阴阳合同”抵赖吗

时间:2022-10-22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网 | 点击: 1165 次

买房可以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房价的起伏变化更是时时刻刻牵动着房屋买卖双方的心。可在倡导诚实信用的社会里,一旦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交易达成,卖方就不能因为房价上升而坐地起价,买方也不能因为房价下降而随意违约。那么,房子一旦卖亏了怎么办?能以所签合同为阴阳合同为由来否定合同的效力吗?对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到民法典中去寻找答案吧。

 

案例:老王与老李达成房屋买卖意向后,通过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中介买卖合同》,约定老王将自己名下的房屋以288万元的价格出售给老李。老王收到老李支付的购房款后,如期将房子过户给老李。为了少缴纳个人所得税,老李与老王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虚报房屋交易价格,将房屋价款做低为188万元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来房子涨价了,老王感觉卖亏了,便起诉至法院,称《房屋中介买卖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系阴阳合同”,中介公司伪造印章、虚构合同主体签订合同,请求法院判令上述两份合同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民法典第五百零八条 本编对合同的效力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检察官解析:近年来,在二手房交易实践中,“阴阳合同大量出现。阴合同是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并付以实际履行的合同;阳合同则是在办理交税或者房屋过户时,买卖双方为达到避税或少纳税的目的,向有关部门虚报房屋交易价格而签订的另一份合同。在评价合同效力时,应当根据合同生效要件分别予以评价,不能因为两份合同签订的内容不同,就直接评价为无效。

 

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民法典对于合同的效力没有单独列出条款予以规定,评价合同的效力适用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效力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认定无效,是法律对私人意思自治领域的限制,以彰显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该强制性规定应限缩解释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包括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违反管理性规定的情形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责任补正等方式实现管理的目的。《房屋中介买卖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中介公司伪造印章的行为违反了市场监管局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该合同依法有效。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当事人为了少缴纳税款,恶意串通,虚报房屋交易价格,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合同中有关价款的部分无效,但是合同其他条款规定有效。而逃税行为则要接受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

 

检察官小贴士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任何人都应当自觉遵从,不轻易毁约,也不随意失信,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偷逃税款,轻则被税务部门处以行政罚款,重则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在房屋买卖交易过程中,一定不要投机取巧、贪占小便宜,否则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王宏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责编:孙娟          王颖

相关资讯

  •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强调,“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详细]

  •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理

    城乡信息参考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议题,......[详细]

  •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将迎执法专项行动

    城乡信息参考网:今年,将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依法打击虚假宣传、流量劫持、商业诋毁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网络平台收费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竞争生态。深入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依法加强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