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新规划,新征程,北京大风堂揭碑仪式隆重举行

时间:2025-04-20 | 作者:未知  | 来源:未知 | 点击: 367 次

 城乡信息参考网电  4月19日上午,阳光和煦,北京大风堂基地内气氛热烈而庄重,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碑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标志着北京大风堂艺术研究院正式踏上新规划、新征程。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艺术界、军界、政界及企业界的杰出代表。
   活动现场星光熠熠,嘉宾阵容强大。大风堂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原38集团军军长、青海省军区原司令员、少将张美远;军委空军后勤部原政委、少将、著名军旅作家张家军;原16集团军副军长、少将孟凡生;原沈阳军区某基地副司令员赵雪峰等军界翘楚亲临现场。此外,还有CCTV《藏宝天下》专家、中国民间收藏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艺术中心顾问、国礼艺术中心主任孙文起(因时间冲突,孙主任未能赶到现场,发来语音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规划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国家领导人保健专家王少军;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等文化艺术界权威人士,以及房山区办事处副主任黄文胜、西城区卫健委原主任毕永泉、大风堂艺术研究院顾问、燕山区工委原书记徐忠义等政界代表出席。

   大风堂艺术研究院的核心领导团队也悉数到场,包括院长、张大千第三代大风堂堂主孟庆利;副院长、房山区人大原副主任段维鹏;副院长、北京市平谷区原常委、大校李恩军;副院长、贺州生命科学孵化基地负责人王培良;大风堂山东项目筹备组组长马成金;国运健康产业投资(巴马)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云莉;华胥德商控股(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伟;贺州市生命科学孵化基地办公室主任王学平;大风堂堂主助理、全聚德集团原副总经理王安刚;大风堂艺术馆馆长张维波;大风堂艺术研究院人物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大风堂第四代门人裴晓东;大风堂第五代门人、《盛世龙砚》制作人崔庚晨等。同时,国内著名连锁机构董事长马福祥、古董文物收藏家王小平等企业界与收藏界人士也受邀参加。

   活动由大风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平谷区原常委李恩军主持。仪式伊始,孟庆利院长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讲话,他深情回顾了大风堂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初具规模,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大风堂人的心血与汗水。同时,孟院长高瞻远瞩地规划了大风堂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全体成员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随后,王培良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大风堂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他表示,除了在山东德州拟落地的“大风堂山东艺术中心”项目之外,在全国唯一的“世界长寿之市——广西贺州”,大风堂依托当地“生态底色”与“长寿基因”两大核心优势,按照国家标准规划建设了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孵化基地。同时,在贺州孵化基地拟建立大风堂艺术研究中心广西园区,实现文化与东方艺术、生命与旅居康养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大风堂还利用自身影响力,先后在桂林漓江和昆明西山区滇池畔布局两大旅居康养基地,适合分时度假、避暑避寒及组织各类笔会和相关展览、论坛等活动。在活动现场,王培良副院长还演示了由北理工深圳研究院研制的负离子控氧设备,该设备超高的负氧离子释放,以科技复现“森林睡眠”体验,成为“科技赋能健康”的典范,真正做到了“我把贺州带回家” 的长寿愿望,赢得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紧接着,大风堂第五代传人崔庚晨对惊世巨雕“紫袍玉带石——盛世龙砚”进行了详细解说,这件作品由孙崔庚晨率队完成,砚长15.8米、宽3.5米、高2米、重88吨,八名雕刻师用时两年零八个月精心雕琢而成。作品以祥云为背景,黄河为纽带,五十六条巨龙盘绕其间,九龟翻腾,一凤祝福,犹如一艘巨轮扬帆远航,承载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大风堂艺术研究院顾问张美远将军及到场的各位将军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美远将军强调“文化传承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建议深化军民融合项目,推动艺术资源向全国辐射。其他与会将军亦从国防文化、产业协同等角度提出建议,为大风堂注入“国家战略视角“。他们对大风堂的五年规划及长远发展也给予了精准且中肯的指导意见,鼓励大风堂人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先后参观了大风堂馆藏作品。
北京大风堂,这座艺术殿堂占地广阔,近100亩之巨。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馆藏作品琳琅满目,数量近三千幅。这里汇聚了众多艺术大师的稀世珍品,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笔墨酣畅,意境深远;齐白石的虾趣图,灵动鲜活,妙趣横生;傅抱石的山水画卷,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李可染的牛图,质朴敦厚,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禹之鼎的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尽显人物神韵;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笔法精妙,气韵流畅;李鸿章的书法与绘画,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艺术家的心血,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大风堂还拥有另一件镇馆之宝。长达四千米的书画长卷,它宛如一条艺术的巨龙,蜿蜒盘旋,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此外,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有十幅作品拍出过亿的高价,其中六幅出自张大千之手,这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大风堂馆藏作品的卓越品质与艺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 8 月 9 日,大风堂第四代传人、孟庆利入室弟子、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院士、一级美术师张师曾的作品《竹林七贤图》以 1920 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消息在大风堂的艺术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大风堂艺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其艺术地位也在不断升级。如今,国内外诸多机构纷纷与大风堂展开合作。大风堂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平台,始终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愿与志同道合的相关机构在各项活动、相关展览展会、高峰论坛等多方面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共襄艺术盛举。
值得一提的是,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大风堂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拓展多元领域。今天到现场的诸位中央首长保健医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联合大风堂基地共同开发国医堂。未来,大风堂、国训堂、国医堂、三圣堂将四堂生辉,相互交融,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此次揭碑仪式在大风堂全体成员及各界嘉宾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标志着大风堂艺术研究院正式开启了新规划、新征程。未来,大风堂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在文化艺术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编 辑:张 峰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下一篇:儿童歌曲不能只有“母亲教我的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