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坚守诠释忠诚的老民警
明代著名学者吕坤在所著《呻吟语·修身篇》中写道:“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
吕坤以泰山的自然景观来喻世间英儿,今以此语来形容担负行政管理职责和执法服务使命的党员民警亦不为过。每个选择人民警察职业的人,心中大抵都有一片璀璨星辉,他们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坚守忠诚、牢记使命、善身济国。
在北京市东城区看守所民警队伍里,就有这样一群年过五旬的党员民警。他们工作在高墙内,以红的热血、蓝的忠诚履行职责,他们的情怀是“天下为公”,他们的初心是“行之以忠”。
辛震华:医者就该有颗父母心
辛震华1978年参加公安工作,负责看守所的医务管理工作,今年是他在看守所的第29个年头。辛震华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因为受了范仲淹那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影响,他选择成为一名“医警”。
《黄帝内经》中记载“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辛震华说:“是看守所把我从下医提升为中医,这一步有人终其一生都难以逾越,而我何其幸运!”他把这种“拔苦予乐,妙手仁心”的觉悟传递给所里医务室的每一名医生、护士,尤其是新来的年轻医生,激励大家为提高看守所治病救人的能力不懈努力。
辛震华说:“做医生、护士就该有颗父母心,此心与监所同呼吸、共命运。”
赵建:“资深”的老管教
57岁的民警赵建从警已有30多年,是看守所的资深老管教。说资深,是因为他对所有管教工作都能“坦然”处之。“坦然”有两层意思:一是了解在押人员,对管理工作成竹在胸;二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处事手法日益老练从容。
看守所关押的人形形色色,涉嫌违法犯罪原因、认识态度、诉讼进程、人生经历、文化修养、个性特点、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都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赵建说:“在押人员有的对管教民警毕恭毕敬,有的每天以泪洗面,有的装病甚至摧残自己的身体。他们无一不渴望高墙外的自由生活,无一不在想方设法逃避或减轻法律对他们的处罚。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分析、了解、防患。”因此,这份“坦然”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警惕,消除麻痹心理、侥幸心理,无论多么疲倦,也要打起精神,小心谨慎,正确面对。
安全是看守所工作的核心,是看守所永恒的话题。2016年下半年,赵建的左眼视网膜脱落,他一直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今年3月,因左眼视力已接近失明状态,他才开始接受手术治疗。在左眼缠着纱布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守工作岗位。
李文顺:忍着病痛坚守岗位
李文顺是看守所里年龄最长的党员民警,从警40年,在东城区看守所工作的日子已满25年,他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领导对他的评价是:性格沉稳、处事冷静,具有较强的耐心和自控力,有一股子韧劲儿。
“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这是李文顺的座右铭。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里工作的时间越长,感觉自己的胆子越来越小。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之以慎,表现在日常工作上就是忠于职守,不让丝毫懈怠与疏忽贻误工作,不让自己的职业操守打折扣,从而影响集体荣誉,甚至丧失自己的人生信条。
今年底李文顺就将退休,退休前的这段时间,他异常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更加尽心尽力地完成好每一次被监管人员押解、出所就医和被监管人员日常用品、食品采买等工作。今年2月,他在工作中不慎将腿扭伤,恰逢全国两会安保期间,他怕自己的休息耽误了工作,便主动放弃休养,硬是一瘸一拐、忍着病痛坚守岗位。
鲁燕来:把工作当成艺术品去雕琢
56岁的鲁燕来是个有着34年警龄的老公安,自2005年至今,一直担任看守所党支部组织委员。鲁燕来这样看待自己的岗位,每个做宣传工作的人都应该存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敬业精神,作为从事政秘工作的老党员民警更要有“辅政”之心、之能、之德。
“竹影扫阶尘不动,水流任急境常静。”多年来,鲁燕来始终淡泊为人、潜心思考、磨炼意志,不仅把看守所党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效突出,始终处在东城分局党务工作的前列,更是以“工匠精神”把工作当成艺术品去雕琢和打磨。他经常说:“工作用心其实就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让你愉悦而充满能量,让你的人生充沛而有高度。”
鲁燕来非常重视学习。他认为,加强学习不仅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与监所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监所文化必须与国情、社情、人情接轨,并互相贯通,使这种文化作为“特殊教育基地”独特的载体融入监所的日常管理中去,让其成为一种转化在押人员思想的柔性武器,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不断升华,继而走出迷谷、走上正途。
李建新:他的字典里没有“退缩”
55岁的李建新从警已满37年,他胆大心细、阳光自信,遇事总是一马当先、不怕困难。不要看他已经华发染鬓,却依然充满活力,不服输、不服老。
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安保工作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李建新在高血压升高、多种药物皆无法控制,医生强烈建议住院的情况下,硬是不顾劝阻,选择了带病坚持工作。上班时,他随身携带血压检测仪,因高血压而泛红的脸颊上仍然带着笑容。在他的字典里,根本就不存在“退缩”这个词。
他曾在个人工作总结中写道:既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毫不动摇。套用刘禹锡《陋室铭》来描述这位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老民警:“位不在高,尽职则名;权不在重,为公则灵;斯是公安,服务于民。心系监所事,件件入脑深。谈笑有兄弟,往来无私情。明监况,察所情,无是非之乱耳,无损益之私心。甘于平凡无奢望,只求正气贯一生。”
周茂丽:总结出“严管厚爱”四部曲
周茂丽,55岁,东城区看守所女子管教队“栋梁之材”。她以在押人员心理为切入点,以重塑在押人员人格为己任。周茂丽根据女性在押人员有别于男性在押人员心理特点,通过平时多观察、勤思考,总结出“严管厚爱”四部曲:一是“若要征服她,先要了解她”。深入掌握法律精神实质,善于分析犯罪事实指明出路,找寻人性亮点,及时鼓励促转变;二是“打开她的心灵,寻找善的种子”。细微观察,发现在押人员人性中的善行,因势利导,化解戾气促转变;三是“学会倾听”。重视在押人员心理需求,尊重其人格,教会在押人员在羁押环境中求转变;四是“严管+厚爱”。敢于管理,善于透过表象看本质,敢于戳破伪装、堵塞退路,矫正不良心理。
周茂丽说:“你得让她们明白你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她们、懂得她们、能看透她们。知道她们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施教,才能真正走进她们的内心。”周茂丽发挥看守所“特殊教育基地”作用,重视在押人员心理需求,教会在押人员在羁押环境中求转变。她耐心帮助一名16岁少数民族少女真心悔过,用心学习汉字,少女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封感谢信。
她凭借“种其树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的工作情怀,用信念和使命,把“最美”和“警察”两个关键词系于一身,以自身平凡传递社会正能量。
刘子辉:创作收押顺口溜
56岁的刘子辉是2004年由刑侦部门转入东城区看守所的,现在从事收押工作。刘子辉是那种“未语笑先迎”的开朗派,他编写的顺口溜在监所内为大家津津乐道:
“收押工作不简单,工作复杂且危险。
稍有不慎酿大错,事发后悔均已晚。
一切工作看手续,没有手续莫要谈。
查验手续当在先,手续不全不予办。
一切手续皆完备,下面接着做体检。
所带物品认真查,随身衣物仔细翻。
贵重物品要登记,本人签字妥保管。
采集照片问简情,录入微机把表填。
十指指纹详采集,收集资料建档案。
告知权利与义务,遵守制度与规范。
收押工作重在细,各项手续落实严。”
纪连荣:把工作做到极致
纪连荣,55岁,2004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看守所女监区监控民警。监管场所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始终充满风险和挑战,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要时时刻刻防止出责任事故。可以说,分秒与危险相伴,处处有隐患存在。身处其中的纪连荣时刻保持着清醒头脑,用一副“菩萨心肠”、一种“霹雳手段”把监控工作做到极致。
纪连荣说:“通过监控屏幕观察在押人员,认真分析她们的动作,注意她们的表情,关注她们的动态,通过一些微小的细节去揣摩和分析,去预防和制止。发现问题以后,就要用霹雳手段去解决,要快、要准、要严,真正做到巡到位、看到位、管到位。”纪连荣总结出“三要三不要”的工作要领:要认真细致、提高警惕,不要马虎大意;要区分重点、把握关键,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处置情况有条不紊、严守规章,不要鲁莽草率。
纪连荣的另一半也是警察,她说因为彼此互相了解、互相支持,才能平等相待,这是两人一起辛苦的幸福。
责编:长弓 实习生鲍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