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最近学校老师给娃发了一张音乐童话剧的券,还要求每位同学看完这个剧后写一篇观后感作文。可是去现场发现票价很贵……”据报道,陕西省西安城北一小学生的家长日前将音乐童话剧的券拍照传给记者。记者在西安人民剧院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正在检票口排队等候入场,售票的地方有不少家长正在咨询、买票。不少家长去了剧院买票观看后,吐糟被“套路”了。
从“券背面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作文”到“凭券学生免费家长全价”再到“便宜票没有了只能买贵的”,一系列“神操作”让人感到套路满满。正如报道所提及的疑问,“免费观演出券”既然是公益性的,为啥学校不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工作人员用“正”字统计人数,是不是根据观影人数给学校或者老师计酬?为啥票价短期内暴涨?
将问号拉直或许并不难,监管部门只要真正彻查即可。问题是,此事中一些监管部门扮演的角色,会不会也不光彩呢?毕竟,高达50所左右的学校参与其中,这恐怕不是搞定一两个老师就能完成的。有网友戏称,搞定班主任就能搞定学生,搞定校长就能搞定班主任,搞定局长就能搞定校长……虽然不无调侃,却需相关部门好好查一查,既不能让老师背锅,也不能放过背后的操弄者。
该事件最让人气愤的,是学生和家长又一次沦为商业“侵略”的受害者。商业活动为何能一再攻占本该是净土的校园?
“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部究竟下发过多少这样的文件,实难统计。就在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就几起商业广告进校园事件发布通报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近期发生的几起商业广告进校园事件进行深入剖析,不断增强校长教师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时隔不到两月,西安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难道果如通报中所称的,是“个别学校和地区思想不重视、活动组织不严密、学校管理不规范、日常监管不到位、全面排查不彻底”?
有没有问题,一查便知。一定程度上说,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出问题。有个细节是,2016年1月,媒体曾刊发“西安几十所小学老师发券让学生看电影”的报道,不少家长反映电影票是老师给发的,他们被迫周末带孩子去看电影,原以为是免费的,可到现场一看却要60元。对照看,简直如出一辙,偶然吗?停留在公众记忆里的丑闻尚未散去,相关人员又如法炮制,吃相未免太过难看。遏制乃至消除此类现象,在启动问责机制的同时,还须尽快建立有效而有力的防范机制。
来源:光明网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