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正文

城区教师犯错“流放农村” 加剧城乡教育失衡

时间:2019-07-05 | 作者:未知  | 来源:城乡信息参考 | 点击: 868 次

中青报:城区教师犯错流放农村加剧城乡教育失衡

 

71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位基层教师的文章:最近,他所在的乡村学校迎来了一名城里老师,而3年前,在一个学期的中途,曾来过3名城里教师。两次都是因为城里老师组织和参与有偿补课受处分调来的。这位基层教师跟同事们想不通:为何城里老师违纪犯错就往咱乡村学校调?到乡村任教什么时候成了一种处罚手段?

 

在我看来,让犯错教师换个环境,避免犯错老师在原岗位上导致师生矛盾、家校矛盾升级,有利于其放下思想包袱,改正错误,是正常且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问题在于,在实际操作中,从好学校调到差学校,从城市学校调到乡村学校,往往被视为对教师的处分。安徽太和县将某犯错教师调往农村中学,同时高调宣传调去的是农村高中,就是基于这样的惩罚思维

 

将教师的调动,视为对教师的奖励或者惩罚,当然有其现实性。这个现实性就是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但如果将教师调动与奖惩挂钩,看似是论功行赏”“论罪定罚公平竞争,却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并且形成了对农村学校、农村师生官方认证的教育歧视,成为加剧城乡教育不平衡的软件因素

 

调离本身不是一种处分措施,只是达到人岗相适的一种组织管理手段。将调离与奖惩挂钩,使农村学校成为犯错教师的流放地,不利于农村学校吸引优质师资和生源。农村教师和学生会有被羞辱感和被抛弃感;原本诚心到农村服务的教师也会产生顾虑,怕被人误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或者犯了错误被发配农村”……

 

这些心理问题和对乡村教育的实际伤害不容忽视。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于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当然不该是豆腐渣教学楼、犯错教师,而理应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城乡教育的客观差距,不是将调动作为奖惩的依据,而是实现城乡教育平等的动力。那些羞辱农村师生的管理方式,真的该清理一下,扔进垃圾堆了。


来源:人民网


责编:李静       王茹

相关资讯

  • 促进国企民企高质量协同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协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管企业”转到“管资本”,相继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详细]

  • 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城乡信息参考网: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和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方......[详细]

  • 精细网格管理 提振企业发展

    城乡信息参考网:今年以来,乌达区委政法委持续优化专属网格治理服务,推行为企服务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格化运行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在“小网格”里解决企业主体大问题,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详细]